独创性声明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 第8-30页 |
1. 配位聚合物 | 第8-12页 |
·配位聚合物的概念 | 第8页 |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策略 | 第8-9页 |
·配位聚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 第9-12页 |
2. 影响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因素 | 第12-28页 |
·配体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2-16页 |
·金属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6-18页 |
·阴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8-20页 |
·溶剂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0-24页 |
·金属离子和配体的不同配比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4-26页 |
·氢键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6-28页 |
3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选题意义 | 第28页 |
·本课题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28-30页 |
第二章 | 第30-35页 |
1. 试剂和仪器 | 第30页 |
·试剂 | 第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2. 配体的合成 | 第30-32页 |
·试剂的预处理 | 第30-31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31-32页 |
3.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4. IR 光谱 | 第33-34页 |
5.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34-35页 |
第三章 | 第35-70页 |
1. 两个配位键和氢键构成的多转子化合物 | 第35-42页 |
·[MnL_2(H_2O)_4]2Cl·2H_2O | 第35-37页 |
·[MnL_2(H_2O)_4]2NO_3·2H_2O | 第37-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配体的构象 | 第40页 |
·阴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40页 |
·π–π堆积作用 | 第40-42页 |
2. 氢键和配位键连接的双螺环结构的配合物 | 第42-53页 |
·[Mn_1.5L_3 (H_2O)_6]·3ClO_4·H_2O | 第42-44页 |
·[Cd_1.5L_3(H_2O)_6]·3ClO_4·H_2O | 第44-46页 |
·[Ni_1.5L_3·(H_2O)_6]·3ClO_4·H_2O | 第46-48页 |
·[CoL_2·(H_2O)_4] ·2ClO_4·H_2O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配体的构象 | 第50页 |
·十九螺环配合物的稳定性 | 第50-52页 |
·阴离子作用 | 第52-53页 |
·氢键作用 | 第53页 |
3. 双配位的络合物 | 第53-62页 |
·“日”字型[Ag_2L_2]·2CF_3SO_3 | 第53-55页 |
·双灯笼状[Ag_7L_6H_2O]·7ClO_4 | 第55-58页 |
·矩形配位聚合物[Cu_2L_2(H_2O)_4Cl_2]·2H_2O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配体的构象 | 第61页 |
·阴离子的影响 | 第61-62页 |
4. 六碳配体[Co_2L′(H_2O)5]·2Cl_O4 | 第62-66页 |
5. 讨论 | 第66-70页 |
·配体构型变化对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66-67页 |
·配体中链的柔性影响 | 第67-68页 |
·金属离子对配体配位齿数的影响 | 第68-69页 |
·金属离子对配位构型的影响 | 第69-70页 |
第四章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图 | 第76-82页 |
附表一 | 第82-97页 |
附表二 | 第97-9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