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9页 |
2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界定 | 第9-13页 |
2.1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含义 | 第9-10页 |
2.2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价值 | 第10-11页 |
2.3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相对性 | 第11-13页 |
3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成因 | 第13-19页 |
3.1 票据无因性原则形成的历史原因 | 第13-14页 |
3.2 票据无因性原则形成的经济原因 | 第14-19页 |
4 受票据无因性原则影响的票据特殊制度 | 第19-40页 |
4.1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 | 第19-27页 |
4.1.1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目的 | 第19-21页 |
4.1.2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 第21-24页 |
4.1.3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产生的法律效果 | 第24-25页 |
4.1.4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关系 | 第25-27页 |
4.2 票据背书制度 | 第27-33页 |
4.2.1 票据背书制度的立法目的 | 第27-28页 |
4.2.2 票据背书连续的认定 | 第28-29页 |
4.2.3 票据背书连续的效力 | 第29-31页 |
4.2.4 票据背书制度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关系 | 第31-33页 |
4.3 票据抗辩限制制度 | 第33-40页 |
4.3.1 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的立法目的 | 第33-34页 |
4.3.2 票据抗辩限制的内容 | 第34-36页 |
4.3.3 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的构成要件 | 第36-37页 |
4.3.4 票据抗辩限制制度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关系 | 第37-38页 |
4.3.5 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的例外 | 第38-40页 |
5 我国立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态度及其分析 | 第40-43页 |
5.1 我国票据立法的现状 | 第40-41页 |
5.2 我国票据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5.3 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法律建议 | 第42-43页 |
6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