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i软磁合金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概论 | 第11-26页 |
·电磁防护材料--材料发展的必然产物 | 第11-16页 |
·电磁辐射的危害 | 第11-15页 |
·电磁兼容的概念 | 第15-16页 |
·电磁防护理论概述 | 第16-18页 |
·吸波材料的发展与类型 | 第18-20页 |
·吸波材料的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填料粒子改性类 | 第20-21页 |
·纳米材料类 | 第21页 |
·高分子聚合物类 | 第21-22页 |
·坡莫合金类 | 第22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实验方案 | 第23-26页 |
第2章 电磁波吸收理论公式分析与测试方法改进 | 第26-48页 |
·引言 | 第26页 |
·n 层平板型材料的电磁波吸收 | 第26-28页 |
·双层吸波材料的公式化简 | 第28-31页 |
·调节电磁参数的重要性 | 第31页 |
·材料电磁性能测试方法 | 第31-46页 |
·1MHz~1GHz 复磁导率测试方法 | 第31-38页 |
·1MHz~1GHz 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 | 第38-40页 |
·1MHz~1GHz 变频电导率测试方法 | 第40-43页 |
·100KHz~1.8GHz 吸波效能测试方法 | 第43-44页 |
·X 和 Ku 频段电磁参数测试方法 | 第44-45页 |
·X 和 Ku 频段吸波效能测试方法 | 第45-46页 |
·对材料测试方法的改进 | 第46-47页 |
·本章结论 | 第47-48页 |
第3章 吸波剂的壳核结构物理模型设计与制备 | 第48-59页 |
·引言 | 第48页 |
·显微结构与电磁特性的关系 | 第48-53页 |
·显微结构与磁导率的关系 | 第48-51页 |
·显微结构与介电常数的关系 | 第51-52页 |
·吸波剂形貌与吸波效能的关系 | 第52-53页 |
·壳核结构物理模型的提出 | 第53-54页 |
·壳核结构的制备过程 | 第54-58页 |
·机械合金化原理与设备 | 第54-56页 |
·坡莫合金核的制备方法 | 第56-57页 |
·介质材料壳的制备方法 | 第57-58页 |
·本章结论 | 第58-59页 |
第4章 坡莫合金复合粉体显微结构研究 | 第59-76页 |
·制备过程中相组成的转变 | 第59-64页 |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相组成的转变 | 第59-61页 |
·后处理过程中相组成的转变 | 第61-64页 |
·制备过程中片形壳核结构的形成 | 第64-72页 |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片形结构的形成 | 第64-67页 |
·后处理过程中壳核结构的形成 | 第67-72页 |
·复合粉体平均晶粒尺寸分析 | 第72-73页 |
·复合粉体磁畴结构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结论 | 第75-76页 |
第5章 新型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第76-93页 |
·引言 | 第76页 |
·新型吸波材料的制备 | 第76-79页 |
·石蜡基吸波材料 | 第76-77页 |
·CPE 基吸波材料 | 第77-79页 |
·石蜡基吸波材料的电磁性能分析 | 第79-84页 |
·石蜡基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 | 第79-82页 |
·石蜡基吸波材料的吸波效能 | 第82-84页 |
·CPE 基吸波材料的电磁性能分析 | 第84-92页 |
·CPE 基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 | 第84-89页 |
·CPE 基吸波材料的吸波效能 | 第89-92页 |
·本章结论 | 第92-93页 |
第6章 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93-117页 |
·引言 | 第93页 |
·双层吸波结构物理模型的提出 | 第93-99页 |
·双层石蜡基吸波材料的实验 | 第93-95页 |
·双层 CPE 基吸波材料的实验 | 第95-98页 |
·双层吸波结构物理模型 | 第98-99页 |
·单层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99-101页 |
·双层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101-112页 |
·双层石蜡基吸波材料的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 | 第101-106页 |
·双层 CPE 基吸波材料的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 | 第106-112页 |
·两种高性能吸波材料的预测 | 第112-115页 |
·单层吸波材料 | 第112-113页 |
·双层吸波材料 | 第113-115页 |
·本章结论 | 第115-117页 |
结束语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