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涡街流量计的设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 1 流量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8页 |
| 2 流量计量仪表的分类及特点 | 第8-13页 |
| ·差压流量计 | 第8-9页 |
| ·电磁流量计 | 第9-10页 |
| ·容积流量计 | 第10-11页 |
| ·超声流量计 | 第11页 |
| ·涡街流量计 | 第11-13页 |
| ·科里奥利力式质量流量计 | 第13页 |
| 3 智能流量计量仪表的核心--单片机 | 第13-18页 |
| ·单片机的特点 | 第14-15页 |
| ·PIC单片机的特点 | 第15-18页 |
| 4 流量计量仪表的发展趋势 | 第18-21页 |
| ·智能仪器 | 第18-19页 |
| ·虚拟仪器 | 第19页 |
| ·网络化仪器与远程测控 | 第19-21页 |
| 第二部分 引言 | 第21-24页 |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2 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设计思想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三部分 智能涡街流量计的设计研制 | 第24-62页 |
| 1 卡门涡街原理 | 第24-32页 |
| ·原理 | 第24-26页 |
| ·涡街流量计的特点和分类 | 第26-28页 |
| ·漩涡发生体 | 第26-27页 |
| ·漩涡分离频率检测方法和检测元件 | 第27-28页 |
| ·密度补偿 | 第28-32页 |
| ·流体瞬时流量的计算 | 第32页 |
| 2 日历时钟 | 第32-36页 |
| ·器件特性 | 第32-33页 |
| ·引脚功能 | 第33-36页 |
| 3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 | 第36-40页 |
|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的性能 | 第36-37页 |
| ·基本原理 | 第37-40页 |
| ·液晶板 | 第37页 |
| ·工作电路 | 第37页 |
| ·LCD驱动器和控制器 | 第37-40页 |
| ·LCD驱动器HD44100(KS0061) | 第37-39页 |
| ·LCD控制器HD44780 | 第39-40页 |
| 4 传感器 | 第40-48页 |
| ·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 第40-46页 |
| ·热电阻对材料的要求 | 第41-42页 |
| ·热电阻对感温元件骨架材料的要求 | 第42页 |
| ·标准热电阻 | 第42-46页 |
| ·压力传感器及其信号调节器(MAX1450) | 第46-48页 |
| 5 控制电路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48-52页 |
|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48页 |
| ·主控制器 | 第48-49页 |
| ·系统的功能描述 | 第49-52页 |
| 6 控制软件设计 | 第52页 |
| 7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52-58页 |
| ·概述 | 第52-54页 |
| ·外界震动产生的干扰及其解决措施 | 第54页 |
| ·供电电源干扰及其解决措施 | 第54页 |
| ·单片机抗干扰措施 | 第54-58页 |
| ·实际单片机系统中程序失控的原因 | 第55页 |
| ·实际单片机系统中程序失控的后果 | 第55-56页 |
| ·程序失控后的回复 | 第56-57页 |
| ·失控回复之后的后续处理 | 第57-58页 |
| 8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试验设备 | 第58-59页 |
| ·试验步骤 | 第59页 |
| ·试验结果 | 第59-62页 |
| 第四部分 结束语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缩略语 | 第67-68页 |
| 发表论文目录及课题一览表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