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论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孵化器理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三元参与理论 | 第11-13页 |
第三节 创新与创新系统理论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 第16-29页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的特点 | 第16-20页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 | 第20-23页 |
第三节 世界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 第23-27页 |
第四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政策的原则与目标 | 第29-38页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政策的原则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政策的目标 | 第32-38页 |
第五章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 | 第38-55页 |
第一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 | 第38-43页 |
第二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 | 第43-49页 |
第三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中的困惑 | 第49-55页 |
第六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模式与政策 | 第55-79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 | 第55-58页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的几对关系 | 第58-64页 |
第三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 | 第64-72页 |
第四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 | 第72-79页 |
第七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工具评价与体系建设 | 第79-101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工具评价 | 第79-85页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的框架构建 | 第85-90页 |
第三节 加入WTO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 第90-95页 |
第四节 民族地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与政策选择 | 第95-101页 |
结束语 | 第101-102页 |
附录 | 第102-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