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国内外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 | 第9-10页 |
1.3.1 视频压缩技术 | 第9页 |
1.3.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9-10页 |
1.4 电力系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的运用情况及不足 | 第10-11页 |
1.4.1 目前变电站监控仍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4.2 已引入的图像监控系统之不足 | 第10-11页 |
1.5 课题意义 | 第11页 |
1.6 课题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1-13页 |
第二章 MPEG4标准视频部分研究 | 第13-31页 |
2.1 MPEG4标准浅析 | 第13-15页 |
2.2 MPEG4与MPEG1、MPEG2、H.261、H.263等压缩标准的比较 | 第15-18页 |
2.2.1 MPEG1标准压缩技术 | 第15-16页 |
2.2.2 MPEG | 第16-18页 |
2.3 MPEG4视频的实时传输 | 第18-23页 |
2.3.1 MPEG4的特征 | 第19-20页 |
2.3.2 实时传输MPEG4视频的评价标准 | 第20-21页 |
2.3.3 实时传输MPEG4视频的解决方案 | 第21-23页 |
2.4 MPEG4视频编码的并行实现 | 第23-31页 |
2.4.1 VM中的MPEG4的编码器 | 第24-26页 |
2.4.2 调度并行策略 | 第26-30页 |
2.4.3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MPEG4编解码器的实现 | 第31-45页 |
3.1 形状编码 | 第31页 |
3.2 运动信息编码 | 第31-32页 |
3.2.1 算法原理 | 第31-32页 |
3.2.2 程序代码 | 第32页 |
3.3 纹理编码 | 第32-37页 |
3.3.1 轮廓宏块 | 第33-34页 |
3.3.2 DCT变换与系数量化 | 第34页 |
3.3.3 系数预测 | 第34页 |
3.3.4 系数扫描与行程编码 | 第34-35页 |
3.3.5 隔行编码 | 第35-36页 |
3.3.6 静态纹理 | 第36-37页 |
3.3.7 程序代码 | 第37页 |
3.4 Sprite编码 | 第37-38页 |
3.5 可缩放性(Scalability) | 第38-41页 |
3.6 容错和编码控制 | 第41-43页 |
3.6.1 MPEG4容错方式 | 第41-42页 |
3.6.2 码率控制 | 第42页 |
3.6.3 小结 | 第42-43页 |
3.7 基于视频对象平面的编码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45-60页 |
4.1 系统分析 | 第45-49页 |
4.1.1 功能描述 | 第45-46页 |
4.1.2 性能指标 | 第46-47页 |
4.1.3 系统布局 | 第47-48页 |
4.1.4 模块划分 | 第48-49页 |
4.2 本地控制程序介绍 | 第49-50页 |
4.2.1 封装用于音视频编码的编码、解码器 | 第49页 |
4.2.2 功能描述 | 第49页 |
4.2.3 工作流程 | 第49-50页 |
4.3 本地控制程序的具体实现 | 第50-54页 |
4.3.1 主程序入口 | 第50-51页 |
4.3.2 控制程序主窗体 | 第51-54页 |
4.4 网络传送模块实现 | 第54-57页 |
4.4.1 点对点实现 | 第54页 |
4.4.2 IP多播功能的实现(Multicast) | 第54-57页 |
4.5 中心功能的实现 | 第57-58页 |
4.5.1 总控功能的实现 | 第57-58页 |
4.5.2 分控功能的实现 | 第58页 |
4.6 系统优势 | 第58-59页 |
4.6.1 实时性能 | 第58页 |
4.6.2 先进的智能查询回放功能 | 第58-59页 |
4.7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