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7-13页 |
| ·引言 | 第7页 |
| ·汽轮机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7-8页 |
| ·我国目前汽轮机检测、监控的概况及对策 | 第8-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开发智能8000系列汽轮机监控系统意义 | 第10-11页 |
| ·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11-13页 |
| ·汽轮机监控仪表的设计过程 | 第11-12页 |
| ·整体设计方案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原理及信号处理方法 | 第13-31页 |
| ·非电量电测技术理论 | 第14-16页 |
| ·非电量电测技术的分类及主要优点 | 第14-15页 |
| ·非电量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5-16页 |
| ·传感器及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16-21页 |
| ·传感器的组成 | 第16-17页 |
| ·汽轮机监控系统常用传感器简介 | 第17-21页 |
| ·监控系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分析 | 第21-31页 |
|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第21-22页 |
| ·输入通道模拟电路设计与分析 | 第22-28页 |
| ·模拟量输出通道电路设计与分析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核心硬件及仪表功能软件设计 | 第31-45页 |
| ·由PIC16F877组成的显示卡接口设计 | 第31-35页 |
| ·单片机的选型 | 第31-32页 |
| ·接口电路图 | 第32-35页 |
| ·仪表功能的软件实现 | 第35-40页 |
| ·系统干扰分析及抗干扰方法选择 | 第40-45页 |
| ·系统常见干扰分析 | 第41-42页 |
| ·系统抗干扰措施 | 第42-43页 |
| ·电路设计中抗干扰方法的选择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简介及通讯功能的实现 | 第45-63页 |
| ·系统设计要求与环境 | 第45-46页 |
| ·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 第45-46页 |
| ·编程环境 | 第46页 |
| ·上位机软件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46-53页 |
| ·通讯设计方案及规约 | 第46-48页 |
| ·ActiveX控件Microsoft Comm Control 6.0 | 第48-49页 |
| ·实时数据采集的实现 | 第49-53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53-55页 |
| ·软件功能简介 | 第55-63页 |
| ·用户及数据库管理 | 第55-56页 |
| ·系统配置 | 第56-58页 |
| ·实时仪表面板模拟 | 第58-59页 |
| ·实时曲线及直方图显示 | 第59-60页 |
| ·历史报警查询 | 第60-61页 |
| ·历史数据查询 | 第61页 |
| ·历史曲线分析 | 第61-62页 |
| ·报表打印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整机调试与运行状态分析 | 第63-68页 |
| ·硬件静态调试 | 第63-64页 |
| ·软件调试 | 第64页 |
|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4-6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