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接入网络面向QoS的分组调度和流量整形研究
1 绪论 | 第1-24页 |
·IP-QoS体系结构概述 | 第7-15页 |
·IP网的QoS参数 | 第7-10页 |
·两种主要QoS模式 | 第10-14页 |
·QoS相关的技术 | 第14-15页 |
·流量整形与链路共享 | 第15-21页 |
·流量整形 | 第16-17页 |
·链路共享 | 第17-19页 |
·理想单级和分级调度 | 第19-21页 |
·相关工作 | 第21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研究成果 | 第21-24页 |
2 IP-QOS接入系统分组调度 | 第24-47页 |
·QoS调度 | 第27-36页 |
·简单的QoS调度 | 第28-29页 |
·自适应调度 | 第29-31页 |
·分级调度 | 第31-36页 |
·分级分配令牌参数(HTPA) | 第36-46页 |
·算法设计 | 第36-39页 |
·HTPA调度的QoS指标分析 | 第39-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在用户端实现接入的QoS | 第47-75页 |
·LINUX网络子系统 | 第48-53页 |
·套接字缓冲区 | 第49-50页 |
·IP数据包的接收 | 第50-51页 |
·IP数据包的发送 | 第51页 |
·数据包分段 | 第51-52页 |
·地址解析协议 | 第52-53页 |
·IP路由 | 第53页 |
·LINUX核心服务机制 | 第53-56页 |
·核心运行期的组织 | 第53-54页 |
·任务队列 | 第54-55页 |
·定时机制 | 第55页 |
·进程调度机制 | 第55-56页 |
·软件接入网关的实现 | 第56-69页 |
·在内核实现定制的分组调度 | 第56-61页 |
·分组接收与转发过程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5页 |
·软件接入网关的延时利抖动性能 | 第65-67页 |
·软件接入网关的改进 | 第67-69页 |
·嵌入式LINUX | 第69-74页 |
·精简内核 | 第70页 |
·精简文件系统 | 第70-73页 |
·系统启动及驱动程序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4 数字视频网络传输和流量整形 | 第75-99页 |
·视频编解码技术 | 第75-77页 |
·RTP协议 | 第77-81页 |
·实时传送协议(RTP) | 第78-80页 |
·实时传送控制协议RTCP | 第80-81页 |
·MPEG流的RTP封装 | 第81-82页 |
·MPEG-1/MPEG-2视频的RTP封装 | 第81页 |
·MPEG-4视频的RTP封装 | 第81-82页 |
·数字视频网络传输 | 第82-86页 |
·支持端到端QoS网络 | 第82-84页 |
·数字视频网络传输方案 | 第84-86页 |
·VBR流令牌桶流量整形 | 第86-98页 |
·VBR业务流的令牌桶整形 | 第86-90页 |
·MPEG视频源的模型 | 第90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90-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5 面向QOS的ETHERNET接入 | 第99-113页 |
·面向QoS的ETHERNET接入设计方案 | 第99-102页 |
·以太网接入的QoS设计目标 | 第99-100页 |
·支持QoS的交换机设计 | 第100-102页 |
·端到端的QoS指标分析 | 第102-112页 |
·端到端延时和排队模型 | 第102-104页 |
·QoS指标 | 第104-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页 |
博士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