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5-6页 |
一、 巴赫金文学体裁基本理论 | 第6-14页 |
(一) 向心力/离心力的语言发展模式 | 第6-9页 |
(二) 托勒密的世界和伽利略的世界 | 第9-12页 |
(三) 问题的延伸:史诗与小说 | 第12-14页 |
二、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 第14-23页 |
(一) 复调小说理论基础:他人与他人话语 | 第14-17页 |
(二) 复调小说中作者/主角关系 | 第17-20页 |
(三) 双声语--小说叙述的“对话话语” | 第20-23页 |
三、 巴赫金论狂欢化小说 | 第23-31页 |
(一) 小说性与狂欢化 | 第23-25页 |
(二) 狂欢化小说溯源程序 | 第25-28页 |
(三) 关于讽刺性模拟--狂欢化文学的语言实践 | 第28-31页 |
四、 从小说走向文化--巴赫金文体理论的拓展 | 第31-43页 |
(一) 小说中的时空型 | 第31-35页 |
(二) 小说中的杂语性 | 第35-39页 |
(三) 小说中的民间性 | 第39-43页 |
五、 二十世纪文论中的巴赫金 | 第43-49页 |
注释 | 第49-52页 |
参考资料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