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0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出发点 | 第7-8页 |
1.2 目前有关研究状况 | 第8-9页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状况 | 第8页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状况 | 第8-9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9-10页 |
2 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 | 第10-13页 |
2.1 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含义 | 第10-12页 |
2.1.1 风险的释义 | 第10-11页 |
2.1.2 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含义 | 第11-12页 |
2.2 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结构图 | 第12-13页 |
3 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的分类分析 | 第13-38页 |
3.1 市场供求风险 | 第13-19页 |
3.1.1 供给风险 | 第14-15页 |
3.1.2 需求风险 | 第15-17页 |
3.1.3 市场供求风险的判别指标 | 第17-19页 |
3.2 资金变现风险 | 第19-20页 |
3.2.1 不同投资的变现性 | 第19页 |
3.2.2 房地产资金变现风险的主要原因 | 第19-20页 |
3.3 房地产政策变化风险 | 第20-22页 |
3.3.1 房地产政策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 | 第20-21页 |
3.3.2 房地产政策变化的举例 | 第21-22页 |
3.4 融资风险 | 第22-24页 |
3.4.1 投资收益率、借贷比例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3.4.2 从本金收益率计算公式得出的结论 | 第24页 |
3.5 审批过程及设租与寻租行为风险 | 第24-27页 |
3.5.1 审批过程风险 | 第24-25页 |
3.5.2 设租与寻租行为风险 | 第25-27页 |
3.6 其它风险因素的分析 | 第27-38页 |
4 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与排序分析 | 第38-46页 |
4.1 AHP法与层次分析模型 | 第38-39页 |
4.1.1 AHP法的选取 | 第38页 |
4.1.2 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 | 第38-39页 |
4.2 数据的来源与计算 | 第39-43页 |
4.2.1 专家范围的界定与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2.2 权重的计算 | 第40-43页 |
4.3 权重计算结果的排序分析 | 第43-46页 |
4.3.1 风险因素的总排序 | 第43-44页 |
4.3.2 对风险因素的分类与分析 | 第44-46页 |
5 对不同项目类型风险因素权重与排序的进一步计算和分析 | 第46-69页 |
5.1 依据中房指数表对不同项目类型的划分与改进 | 第46-47页 |
5.1.1 以中房指数表做为划分依据 | 第46页 |
5.1.2 房地产开发中的不同项目类型 | 第46-47页 |
5.2 普通住宅项目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与排序 | 第47-51页 |
5.3 高档住宅项目的权重计算与排序 | 第51-54页 |
5.4 写字楼项目的权重计算与排序 | 第54-57页 |
5.5 商业用房项目的权重计算与排序 | 第57-61页 |
5.6 厂房仓库项目的权重计算与排序 | 第61-65页 |
5.7 对不同项目类型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结果及排序的分析 | 第65-69页 |
5.7.1 对不同项目类型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结果及排序与四章结论相符 | 第65-66页 |
5.7.2 一些风险因素在不同项目类型中其权重发生的变化 | 第66-69页 |
6 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的规避分析 | 第69-83页 |
6.1 开发商风险规避不足的现状分析 | 第69-70页 |
6.2 对客观类风险因素规避措施的建议 | 第70-73页 |
6.3 对主观类风险因素规避措施的建议 | 第73-8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页 |
专家征询表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