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论 | 第1-16页 |
(一) 无形资产的概念 | 第8-11页 |
(二) 无形资产的特征 | 第11页 |
1. 非实物形态存在 | 第11页 |
2. 无形资产的法律特征 | 第11页 |
3. 无形资产的地域特征 | 第11页 |
4. 无形资产的时效性特征 | 第11页 |
(三) 无形资产的分类 | 第11-12页 |
(四) 从资源配置看无形资产 | 第12页 |
(五) 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分析 | 第12-14页 |
1. 有用性和稀缺性的统一 | 第12-13页 |
2. 无形资产的产权本质 | 第13-14页 |
(六) 西部企业进行无形资产创设与运营的意义 | 第14-16页 |
二、 西部企业专利、技术秘密的创设与运营 | 第16-22页 |
(一) 专利、技术秘密的概念 | 第16-17页 |
1. 专利、技术秘密的定义 | 第16页 |
2. 专利的分类 | 第16页 |
3. 专利、技术秘密创设与运营的基础——技术创新 | 第16-17页 |
(二) 西部大开发中,关于专利、技术秘密的创设与运营的国家与人才分析 | 第17-19页 |
1. 国家应支持专利、技术秘密创设与运营主体 | 第17-18页 |
2. 正确认识专利、技术秘密创设与运营主体的范围 | 第18页 |
3.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来源 | 第18-19页 |
(三) 西部大开发中,专利,技术秘密创设与运营的客体分析 | 第19-21页 |
(四) 西部大开发中,企业专利,技术秘密创设与运营的方法论 | 第21-22页 |
三、 西部企业商标创设与运营 | 第22-31页 |
(一) 商标概论 | 第23-25页 |
1. 商标的定义 | 第23页 |
2. 商标的特征 | 第23-24页 |
3. 商标的分类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品牌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1. 品牌评价混乱 | 第25-26页 |
2. 忽视品牌保护 | 第26页 |
3.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第26页 |
4. 假冒名牌隋况十分严重 | 第26-27页 |
(三) 西部企业在品牌运营中的危机与陷阱 | 第27-29页 |
1. 合资与兼并中的品牌流失 | 第27-28页 |
2. 品牌的战略性操作问题 | 第28页 |
3.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假冒品牌再分析 | 第28-29页 |
(四) 西部企业品牌创设与运营的优势分析 | 第29-30页 |
(五) 品牌开发的策略 | 第30-31页 |
四、 西部企业的特许经营权的创设与运营 | 第31-33页 |
(一) 特许经营的定义 | 第31页 |
(二) 特许经营的特征 | 第31-32页 |
(三) 特许经营的分类 | 第32页 |
(四) 特许经营权的利弊分析 | 第32-33页 |
(五) 西部企业引进特许经营权的二点注意 | 第33页 |
五、 西部企业商誉的创设与运营 | 第33-37页 |
(一) 商誉的定义 | 第33-34页 |
(二) 商誉的特征 | 第34页 |
(三) CI——商誉的重要创设手段 | 第34-37页 |
1. CI的内容 | 第34-35页 |
2. CI的类别及作用 | 第35-37页 |
六、 西部文化——西部企业无形资产创设与运营的重要动力 | 第37-43页 |
(一) 文化的概念 | 第37-38页 |
(二) 西部经济发展的文化的底蕴分析 | 第38-40页 |
(三) 文化对无形资产各部分的渗透 | 第40-41页 |
(四) 西部企业的文化资源分析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