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适应性建模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可适应性思想及技术介绍 | 第8-17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8-9页 |
1.2 主要可适应性思想和技术 | 第9-16页 |
1.2.1 UML的建模工具——Rose | 第9-12页 |
1.2.2 Demeter方法 | 第12-13页 |
1.2.3 软件配置管理 | 第13-14页 |
1.2.4 构件——体系复用 | 第14-16页 |
1.3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 第17-24页 |
2.1 基本概念解释 | 第17-18页 |
2.2 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 | 第18-19页 |
2.3 企业信息系统的新发展 | 第19-20页 |
2.4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第20-22页 |
2.5 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 第22-23页 |
2.6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可适应性EIS模型——DutAM | 第24-36页 |
3.1 开发思想 | 第24-25页 |
3.2 建模方法——可适应性模型DutAM | 第25-33页 |
3.2.1 分层的软件体系结构 | 第25-26页 |
3.2.2 用户层——灵活的动态维护,重用机制 | 第26-27页 |
3.2.3 实现层——较完善的可重用构件 | 第27-29页 |
3.2.4 数据层——Demeter思想的利用 | 第29-32页 |
3.2.5 层间处理协议 | 第32-33页 |
3.3 模型评价 | 第33-34页 |
3.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应用实例——电厂燃料管理系统 | 第36-48页 |
4.1 燃料管理系统介绍 | 第36-39页 |
4.1.1 软件背景介绍 | 第36页 |
4.1.2 系统环境及开发工具 | 第36-37页 |
4.1.3 系统总体分布环境设计: | 第37-38页 |
4.1.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4.2 可适应性模型 DutAM的应用 | 第39-47页 |
4.2.1 系统体系结构 | 第39-40页 |
4.2.2 燃料用户层 | 第40-42页 |
4.2.3 燃料实现层 | 第42-43页 |
4.2.4 燃料数据层 | 第43-45页 |
4.2.5 层间处理协议 | 第45-47页 |
4.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1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48-49页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 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