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绿脓杆菌外膜蛋白与耐药性关系及其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研究

文献综述 绿脓杆菌的外膜通透性及其外排系统在耐药性中的作用第1-33页
 一、外膜通透性中孔道蛋白的作用第6-17页
  1 绿脓杆菌的外膜蛋白第6-10页
  2 绿脓杆菌外膜对亲水性物质的通透:第10-14页
   (1) OprF的作用第10-11页
   (2) 选择性通道第11-14页
  3 绿脓杆菌对疏水性化合物的通透性第14-15页
  4 外膜通透性的检测第15-16页
  5 改变绿脓杆菌外膜通透性的物质第16-17页
 二、绿脓杆菌的耐药性第17-21页
  1 固有耐药性第17-18页
  2 外膜屏障作用——即外膜通透性降低引起的细菌耐药性第18-20页
  3 外膜通透性改变与其它耐药机理的协同作用第20-21页
 三、主动外排系统在多重抗生素耐药性中的作用第21-31页
  1 主动外排泵系多重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第21-22页
  2 主动外排机制的研究方法第22-24页
  3 绿脓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主动外排系统第24-31页
 四、耐药性研究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中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第31-33页
论文工作 绿脓杆菌外膜蛋白与耐药性关系及其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研究第33-77页
 中文摘要第34-36页
 前言第36-37页
 第一部分 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外膜通透性的测定第37-43页
  实验材料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第二部分 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外膜蛋白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第43-51页
  实验材料第43-44页
  实验方法第44-4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一、耐药菌株的诱变与筛选第45-47页
   二、SDS-PAGE检测膜蛋白第47-51页
 第三部分 绿脓杆菌中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第51-70页
  实验材料第51-53页
  实验方法第53-5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68页
   一、外膜蛋白(OprD_2)基因的体外扩增第57-58页
   二、OprD_2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第58页
   三、OprD_2基因的诱导表达第58-66页
   四、绿脓杆菌715/R_1中OprD_2的转染第66-68页
  讨论第68-70页
 第四部分 以绿脓杆菌外膜蛋白OprD_2为靶点的抗菌活性物质筛选方法的建立第70-77页
  实验材料第70-71页
  实验方法第71-7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一、绿脓杆菌715号菌株与715/R_1对一些已知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第72-75页
   二、微生物来源的抗菌物质的筛选第75-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4页
ABSTRACT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动画中的视点合成与运动控制
下一篇:神经模糊系统和神经金融预测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