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写词及专有名词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文献回顾 | 第9-17页 |
| (一) 减法杂交技术 | 第10-12页 |
| (二) 差示PCR技术 | 第12-17页 |
| 论文正文 | 第17-55页 |
| (一) 前言 | 第17-18页 |
| (二) 课题设计 | 第18-25页 |
| 1. 引物设计 | 第18-20页 |
| 2.高同源性序列引物 | 第20-22页 |
| 3.根据特定蛋白结构域所设计的显示某类特定基因表达差异的引物 | 第22-23页 |
| 4. 实验流程 | 第23-25页 |
| (三) 实验方法及研究 | 第25-35页 |
| 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 (1). 常规实验方法的改进 | 第26-28页 |
| (2). 准备性实验 | 第28-29页 |
| (3). 差示PCR实验 | 第29-31页 |
| (4). 差异基因片段的打点杂交 | 第31-32页 |
| (5). 差异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2页 |
| (6). 差异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32页 |
| (7). 差异基因片段的计算机分析 | 第32-35页 |
|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49页 |
| 1. 差示 PCR结果 | 第35-38页 |
| 2. 二次 PCR结果 | 第38-39页 |
| 3. 差异基因片段的打点杂交结果 | 第39-40页 |
| 4. 差异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40-41页 |
| 5. 差异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41-44页 |
| 6. 差异基因片段的计算机分析 | 第44-49页 |
| (五) 实验讨论 | 第49-55页 |
| 1. 单种高同源引物差示PCR方法的优缺点 | 第49-51页 |
| 2. 关于多重比较方法 | 第51-52页 |
| 3. 关于胎肝特异表达基因 | 第52-55页 |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