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私家剧本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1 程派私家剧本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作家简介 | 第12-23页 |
·程派私家剧本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2-16页 |
·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状况对京剧的影响 | 第12-13页 |
·新思潮影响下的戏剧观念 | 第13-14页 |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入侵与戏班体制的转变 | 第14-16页 |
·程派私家剧本作家简介 | 第16-23页 |
·罗瘿公 | 第16-18页 |
·程砚秋 | 第18-20页 |
·其余几位作家 | 第20-23页 |
2 程派私家剧本的文体特征 | 第23-31页 |
·浓重的文人气息 | 第23-25页 |
·量身定做,角色安排以演员为中心 | 第25-26页 |
·从曲白比例与科范提示等看新剧本的文体特色 | 第26-29页 |
·难以避免的缺陷 | 第29-31页 |
3 程派私家剧本概况 | 第31-63页 |
·程派私家剧存世文本初步统计 | 第31-37页 |
·程派私家剧本的题材与本事源流 | 第37-42页 |
·程派私家剧本的分类 | 第42-45页 |
·“迁就环境”的风月爱情剧与“热闹戏” | 第42-44页 |
·有补于世者 | 第44-45页 |
·程派私家剧目代表作版本与流变略论 | 第45-63页 |
·《荒山泪》 | 第45-51页 |
·《锁麟囊》 | 第51-54页 |
·《梅妃》 | 第54-63页 |
4 程派私家剧本的价值关注 | 第63-74页 |
·“讽谏”传统之延续 | 第63-64页 |
·中国古代戏曲“教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 第64-67页 |
·近代戏曲教化功能的提倡 | 第65页 |
·程派私家剧本中的教化意识 | 第65-67页 |
·程派私家剧中的悲剧意识 | 第67-68页 |
·程派新剧本中的女性形象 | 第68-74页 |
·善良隐忍的贤妻孝妇与大家闺秀 | 第69-71页 |
·巾帼豪杰与烈女 | 第71-72页 |
·《锁麟囊》中的薛湘灵 | 第72-74页 |
余论:程派私家剧的成就与影响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