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关于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现状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关于科研评价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 第15-18页 |
| ·研究的意义、思路及方法 | 第18-20页 |
|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 ·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0页 |
| 第2章 国际上由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模式 | 第20-30页 |
| ·国家评级模式 | 第20-22页 |
| ·荷兰国家公共资金科研评价系统(Netherland’s N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 | 第20-21页 |
| ·德国科研基金会经费评级(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Funding Ranking) | 第21-22页 |
| ·与科研经费分配挂钩模式 | 第22-25页 |
| ·英国科研评价办法(United Kingdom’s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第22-23页 |
| ·香港科研评价办法(Hong Kong’s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第23-25页 |
| ·混合评价模式 | 第25-27页 |
| ·新西兰基于绩效的科研基金分配办法(New Zealand’s Performance Based Research Fund) | 第25-26页 |
| ·爱尔兰高等院校科研计划(Programme for Research in Third Level Institutions) | 第26-27页 |
| ·三种科研评价制度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 第3章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的理论框架 | 第30-39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理性基础 | 第30-32页 |
| ·公平 | 第30页 |
| ·问责 | 第30-31页 |
| ·激励 | 第31-32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基本问题分析 | 第32-39页 |
| ·建立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目的 | 第32-33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内涵 | 第33-35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特点 | 第35-39页 |
| 第4章 构建我国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 | 第39-49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的现实根源 | 第39-40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 ·学术优异导向原则 | 第40-41页 |
| ·评价机制公开透明原则 | 第41页 |
| ·学科分类评价原则 | 第41页 |
| ·“质”“量”兼顾原则 | 第41-42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设计 | 第42-49页 |
|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组织结构及工作程序 | 第42-45页 |
| ·学科专业评价小组及其成员资格 | 第45页 |
| ·科研评价参评要求 | 第45-46页 |
| ·科研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第46-47页 |
| ·相关配套机构和制度建设 | 第47-49页 |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