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 ·中文阅读的研究 | 第12-13页 |
| ·中文阅读过程研究 | 第12页 |
| ·中文阅读绩效研究 | 第12-13页 |
| ·中文阅读单位的研究 | 第13-17页 |
| ·中文字单位 | 第13-14页 |
| ·中文词阅读单位 | 第14页 |
| ·语义组块阅读单位 | 第14-17页 |
| ·阅读单位对中文阅读的影响 | 第17-19页 |
| ·阅读单位大小对中文阅读的影响 | 第17页 |
| ·阅读单位边界对中文阅读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有意义的阅读单位对中文阅读的影响 | 第18-19页 |
| ·中文阅读单位的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字词优效应 | 第19-20页 |
| ·字词劣效应 | 第20页 |
| ·中文字部件目标侦测 | 第20页 |
| ·中文字目标侦测 | 第20-21页 |
| ·中文词目标侦测 | 第21页 |
| ·中文断词 | 第21页 |
| ·眼动研究 | 第21-22页 |
| ·元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 ·元分析思想及方法介绍 | 第22-23页 |
| ·元分析与传统综述的比较 | 第23页 |
| ·元分析方法的应用 | 第23-24页 |
| ·元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质量控制 | 第24-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5-28页 |
| 第2章 不同切分方式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元分析 | 第28-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 ·文献搜集 | 第28页 |
| ·文章编码 | 第28页 |
| ·纳入研究文章的质量评价 | 第28-29页 |
| ·效果量计算 | 第29页 |
| ·一致性检验 | 第29页 |
| ·发表偏倚检验 | 第29-30页 |
| ·研究工具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 ·检索文献的数量及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第30页 |
| ·纳入文章的特征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 | 第30-34页 |
| ·纳入文章的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 ·纳入文章的发表偏倚分析 | 第32-34页 |
| ·三种不同切分方式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效应量分析 | 第34-39页 |
| ·字切分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效应量分析 | 第35-36页 |
| ·词切分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效应量分析 | 第36-38页 |
| ·非词切分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效应量分析 | 第38-39页 |
| ·被试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仪器设备对切分条件效应量影响的分析 | 第39-42页 |
| ·被试不同学习阶段对字切分条效应量影响的分析 | 第39-40页 |
| ·被试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仪器设备对词切分条效应量影响的分析 | 第40-41页 |
| ·被试不同学习阶段对非词切分条效应量影响的分析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不同切分方式对中文阅读绩效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切分方式在不同学习阶段下的效应值 | 第43页 |
| ·中文阅读切分实验的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6页 |
| 第3章 不同切分方式对高二学生阅读绩效影响的眼动研究 | 第46-58页 |
| ·研究目的 | 第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49页 |
| ·被试 | 第46-47页 |
| ·实验材料的编制 | 第47页 |
| ·实验设计 | 第47-48页 |
| ·实验中的其他无关变量及控制 | 第48页 |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 ·实验程序 | 第48-49页 |
| ·实验数据的筛选与处理 | 第49-50页 |
| ·实验数据的筛选 | 第49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49-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 ·不同切分条件对高二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特征的总体分析 | 第50-53页 |
| ·不同切分条件对高二学生阅读影响的主观评估的分析 | 第53-56页 |
| ·被试在“有利于促进阅读速度”角度的主观评估结果 | 第53-54页 |
| ·被试在“喜欢程度”角度的主观评估结果 | 第54-56页 |
| ·讨论 | 第56-57页 |
| ·切分条件对高二学生中文句子阅读绩效的影响 | 第56页 |
| ·语文能力对高二学生不同切分中文句子阅读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第4章 文本难度对高二学生阅读不同切分文本影响的眼动研究 | 第58-68页 |
| ·研究目的 | 第58页 |
| ·研究方法 | 第58-60页 |
| ·被试 | 第58页 |
| ·材料设计 | 第58-59页 |
| ·实验设计 | 第59页 |
| ·实验额外变量的控制 | 第59页 |
| ·实验仪器 | 第59-60页 |
| ·实验程序 | 第60页 |
| ·实验数据的筛选与处理 | 第60页 |
| ·实验数据的筛选 | 第60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6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 ·难度对高二学生阅读不同难度下切分条件句子的眼动特征的总体分析 | 第60-65页 |
| ·讨论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第5章 总讨论 | 第68-72页 |
| ·从切分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元分析结果得到的启示 | 第68-69页 |
| ·语文能力对高二学生不同切分中文句子阅读绩效的影响 | 第69-70页 |
| ·高二学生中文句子阅读基本信息单位的探讨 | 第70-72页 |
| 第6章 总结论 | 第72-74页 |
| 第7章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74页 |
|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附录一 实验一材料 | 第84-86页 |
| 附录二 实验一主观评定问卷 | 第86-87页 |
| 附录二 实验二材料 | 第87-90页 |
| 致谢 | 第90-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92-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大会 | 第93-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继续学习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