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7-9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 第11-35页 |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 第11-16页 |
·各种主要的产业分类方法 | 第11-14页 |
·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 第14-16页 |
·主导产业理论 | 第16-25页 |
·主导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18页 |
·对基础选择基准的评价和思考 | 第18-20页 |
·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 | 第20页 |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 第20-23页 |
·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 | 第23-25页 |
·基准权重确定及综合方法 | 第25-26页 |
·区域产业分工、布局及转移 | 第26-32页 |
·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 | 第27-29页 |
·比较优势及外在约束条件类型 | 第29-31页 |
·产业布局、转移理论 | 第31-32页 |
·主导产业生长作用机制条件与政府产业政策 | 第32-35页 |
·主导产业生长机制 | 第33页 |
·主导产业扩散作用机制 | 第33-34页 |
·政府产业政策的评析 | 第34-35页 |
第3章 京津产业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35-45页 |
·京津产业发展是振兴环渤海的关键和前提 | 第35-42页 |
·环渤海和京津的核心地位 | 第35-39页 |
·环渤海与长、珠三角的发展差异 | 第39-42页 |
·京津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 第42-44页 |
·京津合作发展的探讨 | 第44页 |
·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述京津合作的必要性、加深决策者的合作意识 | 第44页 |
·按比较优势明确京津城市科学定位 | 第44页 |
·建立各方参与的有效合作商谈区域协调机构 | 第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4章 京津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45-56页 |
·京津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建立及数据说明 | 第45-47页 |
·关于样本及数据统一的说明 | 第45页 |
·投入产业表及京津统计年鉴产业分类的具体说明 | 第45-46页 |
·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 第46-47页 |
·京津主导产业测算 | 第47-53页 |
·北京主导产业群测算 | 第47-51页 |
·天津主导产业测算 | 第51-53页 |
·京津主导产业的初步分析 | 第53-54页 |
·京津综合得分前 12 名的产业 | 第53-54页 |
·京津主导主产根据城市新定位初步分析 | 第54页 |
·本章小节 | 第54-56页 |
第5章 京津主导产业布局 | 第56-60页 |
·比较劳动生产率 | 第56页 |
·产业产值的区位商 | 第56-57页 |
·总就业供给度 | 第57页 |
·对相同的主导产业京津布局 | 第57-58页 |
·综合分析下京津主导产业布局与优化结果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不足、展望 | 第60-63页 |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 | 第60页 |
·政策建议 | 第60-62页 |
·本质内涵方面 | 第60-61页 |
·成长外在条件方面 | 第61-62页 |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62-63页 |
·不足之处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