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视野下搭售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搭售概述 | 第10-14页 |
第一节 搭售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搭售的特征 | 第11-14页 |
一、微软搭售案 | 第11-12页 |
二、搭售的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搭售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搭售对竞争的损害 | 第14-16页 |
一、制造进入障碍 | 第14页 |
二、获利于信息不对称 | 第14-15页 |
三、规避政府价格管制 | 第15页 |
四、通过搭售进行价格歧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搭售法律规制必要性分析 | 第16-18页 |
一、国内角度分析搭售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6页 |
二、国际角度分析搭售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搭售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18-34页 |
第一节 国外搭售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18-22页 |
一、美国搭售规制立法现状 | 第18-21页 |
二、欧盟搭售规制立法现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国搭售规制的立法及实施现状 | 第22-30页 |
一、中国搭售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22-29页 |
二、中国搭售规制的实施现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中国搭售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一、判定标准模糊 | 第30页 |
二、违法判断基准缺失 | 第30-31页 |
三、责任制度不完善 | 第31-33页 |
四、管辖权重叠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规制搭售行为的法律建议 | 第34-47页 |
第一节 确定搭售的构成要件 | 第34-40页 |
一、独立的产品或服务 | 第34-35页 |
二、运用市场支配力强迫购买 | 第35-38页 |
三、限制竞争实质影响交易量 | 第38-39页 |
四、无合理原因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确立搭售违法判断基准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完善责任制度 | 第41-43页 |
一、行政责任完善 | 第41页 |
二、民事责任完善 | 第41-42页 |
三、救济程序完善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协调部门关系 | 第43-47页 |
一、协调反垄断法委员会与反垄断执行机构的关系 | 第43-44页 |
二、协调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 | 第44-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论文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