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法律规制--基于经营模式的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的现状第12-14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基础法律问题第16-27页
 第一节 金触控股公司的概述第16-22页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第16-19页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第19-20页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第20-22页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法理基础第22-27页
  一、分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第23-24页
  二、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第24页
  三、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第24-25页
  四、监管的规模经济与监管者竞争理论第25页
  五、行政职责和行政体制论第25-27页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法律规制比较第27-35页
 第一节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法律规制第27-31页
  一、美国第27-28页
  二、日本第28-29页
  三、我国台湾第29-31页
 第二节 经营型金触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法律规制第31-34页
  一、英国第31-32页
  二、德国第32-34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4-35页
  一、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法定第34页
  二、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合适的模式第34页
  三、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第34页
  四、监管模式与经营模式相一致的综合监管趋势第34-35页
第三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的选择第35-50页
 第一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第35-44页
  一、中信模式——类似于纯粹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第35-39页
  二、中行模式——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第39-42页
  三、平安模式——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第42-43页
  四、山东电力模式——实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第43-44页
  五、小结:金融控股公司方兴未艾第44页
 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的选择第44-50页
  一、实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缺点第45-46页
  二、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与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第46-47页
  三、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的选择及法律规制第47-50页
第四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第50-58页
 第一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现状第50-53页
  一、我国分业监管模式的确立第50-51页
  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法制现状第51-53页
 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第53-58页
  一、德隆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案情第53-55页
  二、德隆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存在的问题第55-56页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问题的法律原因分析第56-58页
第五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及法律对策第58-66页
 第一节 金触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确立原则第58-59页
  一、监管模式法定原则第58页
  二、监管模式与交易结构相一致原则第58页
  三、监管安全和监管效率并重原则第58页
  四、与行政体制相匹配原则第58-59页
 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第59-64页
  一、我国不宜选择综合监管模式第59-60页
  二、我国现行不宜选择伞型模式第60-61页
  三、我国不宜选择央行牵头型第61页
  四、银监会主导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第61-64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法律对策第64-66页
  一、修改目前相关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律制度第64页
  二、加快制订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联合规章或者行政法规第64-65页
  三、《金融控股公司法》的立法展望第65-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5-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保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反垄断法视野下搭售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