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内河双桨船实船性能预估的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伴流分数的尺度效应及双桨船的伴流分布 | 第15-28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伴流分数的尺度效应和伴流分布 | 第16-23页 |
·伴流、伴流分数及尺度效应 | 第16-17页 |
·将船模伴流场换算至实船伴流场的方法 | 第17-21页 |
·船体与螺旋桨的相互作用 | 第21-22页 |
·对ITTC伴流分数尺度效应修正公式的分析 | 第22-23页 |
·双桨船的伴流分布 | 第23-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实船性能预估方法及三因次和二因次换算法的比较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船性能预估的方法 | 第29-33页 |
·(1+X)、K_2分析法 | 第29-30页 |
·△C_T,△W方法 | 第30-31页 |
·△C_F及伴流修正后的相关分析法 | 第31页 |
·十五届ITTC标准性能预报方法 | 第31-33页 |
·双桨船采用三因次和二因次换算法的比较 | 第33-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双桨船伴流分数尺度效应的修正方法与分析 | 第39-65页 |
·引言 | 第39页 |
·针对双桨船伴流分数尺度效应的修正方法 | 第39-42页 |
·幂指数法 | 第39-40页 |
·武汉理工大学水池方法 | 第40-41页 |
·德国SEW公司方法 | 第41页 |
·前苏联巴辛方法 | 第41-42页 |
·各种方法的对比及分析 | 第42-64页 |
·计算实例 | 第42-60页 |
·计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