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写名词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 纳米粒子的基础知识第10-12页
   ·纳米粒子的基本特性第10-12页
     ·表面效应第10-11页
     ·量子尺寸效应第11页
     ·体积效应第11页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11-12页
   ·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第12页
 2 纳米粒子作为生物探针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第12-17页
   ·纳米粒子蛋白质探针的制备第13-14页
   ·纳米光学探针应用于检测蛋白质第14-17页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第17-18页
 4 论文设计思想第18-19页
第二章 CdSe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9-29页
 1 前言第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材料第19-20页
   ·仪器第20页
 3 实验方法第20-21页
   ·CdSe量子点的合成第20-21页
   ·CdS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研究第21页
 4 结果与讨论第21-28页
   ·CdSe量子点与BSA的相互作用及其吸收光谱特征第21-22页
   ·反应时间对CdS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2-23页
   ·pH值对CdS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3页
   ·温度对CdS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3页
   ·BSA浓度对CdS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3-26页
   ·CdSe量子点与BSA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研究第26-28页
 5 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CdSe量子点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第29-38页
 1 前言第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材料第29-30页
   ·仪器第30页
 3 实验方法第30-31页
   ·CdSe量子点的合成第30页
   ·CdSe量子点与Hb的相互作用研究第30-31页
 4 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CdSe量子点与Hb的相互作用及其吸收光谱特征第31-32页
   ·pH值对CdSe量子点与Hb相互作用的影响第32页
   ·反应时间对CdSe量子点与Hb相互作用的影响第32-34页
   ·Hb浓度对CdSe量子点与Hb相互作用的影响第34页
   ·红外光谱法研究CdSe量子点与Hb的相互作用第34-36页
   ·荧光光谱法研究CdSe量子点与Hb的相互作用第36页
 5 CdSe量子点与Hb的相互作用机理第36-37页
 6 结论第37-38页
第四章 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的相互作用及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第38-50页
 1 前言第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材料第38-39页
   ·仪器第39页
 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纳米金的合成第39页
   ·pH值对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相互作用的影响第39-40页
   ·兔抗猪IgG最小浓度的确定第40页
   ·化学发光检测第40页
 4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不同粒径纳米金的制备及表征第40-42页
   ·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的相互作用第42-45页
     ·pH值对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2页
     ·兔抗猪IgG浓度对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的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2-44页
     ·反应时间对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4-45页
     ·纳米金与兔抗猪IgG相互作用的结合比第45页
   ·兔抗猪IgG纳米金化学发光探针制备及表征第45-49页
     ·稳定剂及其最终浓度的确定第45页
     ·离心转速与离心时间的确定第45-47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47-48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第48-49页
     ·化学发光表征第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纳米金-兔抗猪IgG化学发光探针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测方面的应用第50-69页
 1 前言第50-5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材料第52页
   ·仪器第52-53页
 3 实验方法第53-56页
   ·纳米金的制备第53页
   ·金标兔抗猪IgG的制备第53页
   ·纳米金的溶解和化学发光测定第53页
   ·纳米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步骤第53-54页
   ·ApxⅣ-ELISA第54-56页
     ·ELISA的原理第54-55页
     ·ELISA的步骤第55-56页
   ·间接血凝试验第56页
     ·间接血凝试验原理第56页
     ·间接血凝试验步骤第56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6-68页
   ·纳米金和金标兔抗猪IgG的制备第56-57页
   ·金纳米粒子溶解条件的选择第57-62页
   ·化学发光条件的选择第62-64页
   ·标准曲线第64页
   ·最佳稀释倍数第64页
   ·检出限第64-65页
   ·对比实验第65-68页
 5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微绿茶粉贮藏性能研究及其在蛋糕食品中的应用
下一篇:PBA/淀粉基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