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张弦桁架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页 |
·张弦结构的定义与特点 | 第9-11页 |
·张弦结构的工程应用 | 第11-14页 |
·张弦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某大跨度张弦桁架雨棚的工程设计概况 | 第16-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张弦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21-28页 |
·张弦结构的形态定义与分析 | 第21-22页 |
·张弦结构中预应力的作用 | 第22-23页 |
·预应力的引入方法 | 第23-25页 |
·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 第23-25页 |
·在有限元中引入预应力的方法 | 第25页 |
·ANSYS模拟张弦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大跨度张弦桁架结构参数优化分析 | 第28-54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结构优化设计的定义及分类 | 第28页 |
·本文的参数分析概述 | 第28-29页 |
·分析模型的确定 | 第29-32页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分析目标及分析参数的确定 | 第31页 |
·分析工况的选择 | 第31-32页 |
·结构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32-40页 |
·矢高和垂距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拉索截面积的影响分析 | 第34-36页 |
·桁架高度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初始预应力大小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撑杆数量及间距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40-46页 |
·风荷载对结构可能产生的危害 | 第40-42页 |
·矢高和垂距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拉索截面积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桁架高度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初始预应力大小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撑杆数量及间距的影响分析 | 第46页 |
·局部撑杆长度的优化设计分析 | 第46-51页 |
·位移及刚度的响应分析 | 第47-49页 |
·结构支座反力的响应分析 | 第49-50页 |
·构件内力的响应分析 | 第50-51页 |
·张弦桁架结构参数优化分析的建议步骤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大跨度张弦桁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54-86页 |
·引言 | 第54页 |
·张弦桁架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4-65页 |
·基本理论 | 第54-56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56-57页 |
·张弦桁架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模态 | 第57-60页 |
·预应力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60-65页 |
·张弦桁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65-78页 |
·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 | 第65-68页 |
·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第68-74页 |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第74-78页 |
·行波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78-84页 |
·概述 | 第78-79页 |
·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 | 第79-80页 |
·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80-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大跨度张弦桁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 第86-113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结构模型试验的意义 | 第86页 |
·模型试验的概况介绍 | 第86-87页 |
·模型设计 | 第87-91页 |
·模型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87-88页 |
·模型设计 | 第88-90页 |
·节点设计 | 第90-91页 |
·模型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 | 第91-95页 |
·测量与加载系统 | 第92页 |
·测点布置 | 第92-94页 |
·拉索的标定及模型的施工成型 | 第94-95页 |
·结构静载试验 | 第95-111页 |
·加载方案与加载过程 | 第95-96页 |
·满跨加载试验的数据整理分析 | 第96-104页 |
·半跨加载试验的数据整理分析 | 第104-111页 |
·试验的误差分析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13-114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