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结构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动态研究成果回顾 | 第15-23页 |
·FDI 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 第15-18页 |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相互替代说” | 第15-17页 |
·基于新贸易理论的“互补共存说” | 第17-18页 |
·FDI 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第18-23页 |
·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 | 第18-19页 |
·研发水平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20-23页 |
第三章 FDI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机制 | 第23-26页 |
·FDI 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第23-24页 |
·FDI 的分工深化效应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 | 第24页 |
·FDI 的市场进入外溢效应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 | 第24-25页 |
·FDI 带动的环境改善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 | 第26-40页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 | 第26-28页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征分析 | 第28-37页 |
·出口产品类别 | 第28-30页 |
·出口企业类型 | 第30-33页 |
·产品出口贸易方式 | 第33-35页 |
·出口市场结构 | 第35-37页 |
·出口来源地 | 第37页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因素 | 第37-40页 |
·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存在问题 | 第38-40页 |
第五章 FDI 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0-58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40-43页 |
·模型理论依据 | 第40-41页 |
·本文采用的模型 | 第41-43页 |
·VAR 模型 | 第43页 |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43-44页 |
·数据检验方法 | 第44-4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4页 |
·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因果关系检验 | 第45页 |
·实证分析 | 第45-55页 |
·数据处理——数据频率转换 | 第45-46页 |
·ADF 平稳性检验 | 第46-47页 |
·VAR 模型检验 | 第47-50页 |
·Johansen-Juselius 协整检验 | 第50-52页 |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 | 第52-55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55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55-5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合理引入 FDI,加强技术溢出效应 | 第59-60页 |
·加大对内资企业支持力度 | 第60页 |
·培养并凝聚 R&D 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60-61页 |
·提升技术吸收及自主创新能力 | 第61-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