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相关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概述 | 第15-24页 |
一、 内涵界定 | 第15-18页 |
(一) 经济适用房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 经济适用房与其他类保障住房的比较 | 第17-18页 |
二、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实施现状及正负效应 | 第18-24页 |
(一)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18-21页 |
(二)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正效应 | 第21-22页 |
(三)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负效应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影响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4-44页 |
一、 影响我国经济适用房实施的三维因素 | 第24-26页 |
(一) 政府因素 | 第24-25页 |
(二) 经济适用房开发商因素 | 第25-26页 |
(三) 经济适用房购房者因素 | 第26页 |
二、 影响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因素的技术分析 | 第26-44页 |
(一) 研究思想的建立 | 第26-27页 |
(二)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30页 |
(三) 数据来源及整合 | 第30-34页 |
(四) 构建因子模型进行因子分析 | 第34-40页 |
(五) 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六) 分析结果及启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总结和建议 | 第44-47页 |
一、 强化政府的主导职能 | 第44-45页 |
二、 采用适当的补贴方式 | 第45页 |
三、 完善法律与金融体系 | 第45-46页 |
四、 健全退出环节的监管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一、政府主体地位不动摇 | 第47页 |
二、经济适用房仅为一项过渡政策 | 第47页 |
三、经济适用房制度与其他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衔接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