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贺岁电影走红大陆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 传统贺岁心理的复归与贺岁电影的成功命名 | 第17-24页 |
1、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 | 第17-20页 |
2、节日的文化功能与传统贺岁心理的复归 | 第20-22页 |
3、电影何以能够贺岁 | 第22-24页 |
二、 现代化梦想与都市镜像 | 第24-31页 |
1、都市生活的展览——从北京到纽约 | 第26-27页 |
2、欲迎还拒——对都市的矛盾心理与影像化处理 | 第27-31页 |
三、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 第31-38页 |
1、国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重新发现 | 第31-33页 |
2、小人物与小感情的粉墨登场 | 第33-36页 |
3、平民化叙述视角的凸现 | 第36-38页 |
四、大众的游戏精神与贺岁电影的喜剧底色 | 第38-44页 |
1、游戏精神——现代化进程的心理衍生物 | 第39-41页 |
2、戏拟、倒置——喜剧特色的实现 | 第41-44页 |
五、 深层传统文化心理与贺岁电影的结构形式 | 第44-49页 |
1、中和思维与温情故事、团圆结局 | 第44-47页 |
2、阴阳关系与性别角色配置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2页 |
注释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