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阴影绘制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研究介绍 | 第13-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创新点及章节组织 | 第15-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时阴影的基本算法 | 第18-37页 |
·阴影的基本概念 | 第18-23页 |
·什么是阴影 | 第18页 |
·阴影的作用 | 第18-19页 |
·全影和半影 | 第19-20页 |
·硬阴影与软阴影 | 第20-23页 |
·对象空间的阴影算法 | 第23-32页 |
·平面阴影 | 第23-24页 |
·阴影体算法 | 第24-32页 |
·图像空间的阴影算法 | 第32-35页 |
·阴影映射算法的原理 | 第33-34页 |
·阴影映射算法的步骤 | 第34-35页 |
·阴影映射算法的优缺点 | 第35页 |
·其它阴影算法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三角网格模型的阴影绘制 | 第37-54页 |
·引言 | 第37页 |
·对偶技术 | 第37-39页 |
·Minkowski和 | 第39页 |
·场景中光源和遮挡体都是凸多面体的阴影绘制 | 第39-44页 |
·算法原理 | 第40-42页 |
·算法步骤 | 第42-43页 |
·效率分析 | 第43-44页 |
·与普通阴影体算法的比较 | 第44页 |
·点光源,场景中遮挡体用椭球进行逼近后的阴影绘制 | 第44-50页 |
·椭球和锥体的代数表示 | 第44-45页 |
·算法原理 | 第45-47页 |
·算法步骤 | 第47-48页 |
·效率分析以及与普通阴影体算法的比较 | 第48-50页 |
·光源和遮挡体都用椭球进行逼近的情况 | 第50-53页 |
·算法原理 | 第50-51页 |
·算法步骤 | 第51-52页 |
·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点云模型的阴影绘制 | 第54-60页 |
·引言 | 第54页 |
·算法原理 | 第54-58页 |
·轮廓点的确定 | 第55-57页 |
·构建轮廓边 | 第57-58页 |
·算法步骤 | 第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