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及产品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研学旅游第9页
        1.1.2 研学旅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第9页
        1.1.3 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第9-10页
        1.1.4 研学旅游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4页
        1.3.3 研究述评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16页
        1.5.2 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第16页
        1.5.3 百度指数法第16页
        1.5.4 实证分析法第16页
        1.5.5 线上访谈法第16页
    1.6 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 相关概念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1 旅游系统理论第18页
        2.2.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第18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19页
3 研学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第19-24页
    3.1 现有旅游开发模式第19-20页
        3.1.1 “栾川模式”第19页
        3.1.2 “沈南模式”第19-20页
        3.1.3 “吉美模式”第20页
    3.2 研学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第20-24页
        3.2.1 政府发力第21-22页
        3.2.2 教育为核第22页
        3.2.3 学校运作第22页
        3.2.4 多方协调第22-24页
4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现状研究第24-44页
    4.1 辽宁省区域概况第24-26页
    4.2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第26-27页
    4.3 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现状研究第27-38页
        4.3.1 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分布现状第27-38页
        4.3.2 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第38页
    4.4 辽宁省研学旅游市场现状研究第38-42页
        4.4.1 数据搜集第38-40页
        4.4.2 结果分析第40-41页
        4.4.3 辽宁省研学旅游市场分析—以大连市为例第41-42页
    4.5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4.5.1 尚未挖掘研学旅游资源第42页
        4.5.2 安全是影响中小学开展研学旅游的主要因素第42页
        4.5.3 缺乏专业的研学旅游人才第42-43页
        4.5.4 研学旅游意识薄弱第43-44页
5 辽宁省研学旅游及产品开发研究第44-56页
    5.1 开发原则第44页
        5.1.1 教育性第44页
        5.1.2 体验性第44页
        5.1.3 公益性第44页
    5.2 开发思路第44-45页
        5.2.1 资源为基第44-45页
        5.2.2 统筹开发第45页
        5.2.3 品牌意识第45页
    5.3 研学时间和活动分析第45-46页
    5.4 辽宁省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类型第46-56页
        5.4.1 地区划分依据第46-48页
        5.4.2 各地区研学旅游产品类型第48-56页
6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的对策第56-59页
    6.1 大力应用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加快研学旅游开发研究第56页
    6.2 打造主题多样的研学产品第56-57页
    6.3 积极开拓国际研学市场第57页
    6.4 加快研学旅游基地建设第57页
    6.5 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第57-58页
    6.6 多方合作,联合开发第58页
    6.7 开发与保护并重第58-5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7.1 研究结论第59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鲜O2O商业模式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智能算法的云制造资源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