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前言 | 第12-20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数理统计 | 第13-14页 |
| ·蒙特卡罗模拟 | 第14页 |
| ·VaR | 第14页 |
|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4-18页 |
| ·主要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全文逻辑结构 | 第16-18页 |
| ·相关核心概念的定义 | 第18-20页 |
| ·权证 | 第18页 |
| ·股票权证分类 | 第18-19页 |
| ·备兑权证与期权 | 第19-20页 |
| 2. 备兑权证发行人的风险管理 | 第20-26页 |
| ·备兑权证发行人风险管理概述 | 第20-22页 |
| ·信用风险的管理 | 第20页 |
|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 第20-21页 |
| ·操作风险的管理 | 第21页 |
| ·法律风险的管理 | 第21-22页 |
| ·权证发行人的市场风险管理 | 第22-26页 |
| ·市场风险概述 | 第22-23页 |
| ·市场风险的管理 | 第23-24页 |
| ·Delta 对冲 | 第24-26页 |
| 3. 期权对冲策略综述 | 第26-30页 |
| ·无市场摩擦情形 | 第26-27页 |
| ·固定时点对冲策略 | 第27页 |
| ·固定时点并存在交易费用时的对冲策略 | 第27页 |
| ·基于效用的区间对冲策略 | 第27-28页 |
| ·相关文献评论 | 第28-30页 |
| 4. 备兑权证对冲策略 | 第30-36页 |
| ·Black-Scholes 模型 | 第30-33页 |
| ·固定时点对冲策略 | 第33页 |
| ·固定时点包含交易费用的对冲策略 | 第33-34页 |
| ·基于效用的区间对冲策略 | 第34-36页 |
| 5. 对冲策略的实证检验 | 第36-50页 |
| ·衡量对冲误差的方法 | 第36-39页 |
| ·B-S 模型对冲策略检验 | 第39-42页 |
| ·未来3 个月股价走势估计 | 第39-41页 |
| ·未来3 个月备兑权证价格估计 | 第41-42页 |
| ·固定时点对冲策略检验 | 第42-44页 |
| ·每日Delta 值 | 第42-43页 |
| ·累积对冲误差 | 第43-44页 |
| ·固定时点包含交易费用的对冲策略检验 | 第44-46页 |
| ·每日Delta 值 | 第44-45页 |
| ·累积对冲误差 | 第45-46页 |
| ·Delta 区间对冲策略检验 | 第46-47页 |
| ·不同对冲策略比较 | 第47-50页 |
| ·Delta 比较 | 第47-48页 |
| ·累积对冲误差的方差的比较 | 第48-50页 |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0-54页 |
|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 ·相关建议 | 第52-54页 |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52页 |
| ·实践操作建议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61页 |
| 附录一:股价生成过程的 Matlab 代码 | 第57-58页 |
| 附录二:利用 B-S 公式计算期权价值的 Matlab 代码 | 第58-59页 |
| 附录三: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数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