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5-16页 |
·本文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33页 |
·IPO 抑价现象的研究回顾 | 第18-20页 |
·国外IPO 抑价理论假说 | 第20-26页 |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假说 | 第20-25页 |
·基于制度理论的假说 | 第25-26页 |
·基于控制权理论的假说 | 第26页 |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26-32页 |
·对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现象的研究 | 第26-29页 |
·对我国新股发行抑价成因的解释 | 第29-31页 |
·现有的研究对我国IPO 抑价成因解释的局限 | 第31-32页 |
·文献综述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32-33页 |
3. 我国A 股IPO 抑价成因分析:基于理论假说的思考 | 第33-40页 |
·基于当前市场背景的理论假说初步选择 | 第33-34页 |
·基于若干理论假说的我国A 股IPO 抑价成因分析 | 第34-40页 |
·“赢家诅咒”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4-35页 |
·先验不确定性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5页 |
·信号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5-36页 |
·承销商信誉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6-37页 |
·从众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7页 |
·投机泡沫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7-38页 |
·所有权分散假说与IPO 抑价成因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4. 我国A 股IPO 抑价成因的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样本选择 | 第40页 |
·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变量设计与计量 | 第41-42页 |
·IPO 超额收益率 | 第41-42页 |
·解释变量 | 第42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2-4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对IPO 超额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页 |
·对各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5页 |
·多元线性回归和检验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6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实证分析小结 | 第48-50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50-55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0-52页 |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 | 第52-54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