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文章的分析思路与逻辑架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不足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流动性过剩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 | 第16-17页 |
·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17-19页 |
·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 第17-18页 |
·威胁金融安全 | 第18-19页 |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 第19-20页 |
·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 第20-22页 |
·从开放经济视角看流动性过剩 | 第20-21页 |
·从经济发展视角看流动性过剩 | 第21-22页 |
·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治理 | 第22-24页 |
3 开放经济视角下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 | 第24-37页 |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 第24-27页 |
·货币超额供给 | 第24-25页 |
·存贷差持续扩大 | 第25-26页 |
·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银行贷款增速过快 | 第26页 |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 第26-27页 |
·资产价格快速上升 | 第27页 |
·流动性的产生机制 | 第27-30页 |
·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 第29-30页 |
·货币乘数对流动性的影响 | 第30页 |
·开放经济条件下流动性过剩根源探析 | 第30-37页 |
·外贸顺差对流动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开放经济中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 | 第32-34页 |
·造成外汇储备激增的制度因素 | 第34-35页 |
·高储蓄率对流动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模型建立 | 第37-39页 |
·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 | 第37-38页 |
·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 | 第38页 |
·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 | 第38-39页 |
·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的实证检验 | 第39-42页 |
·单位根检验(ADF) | 第40页 |
·AEG 检验 | 第40-42页 |
·存贷差与流动性过剩的实证检验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5 开放经济视角下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44-58页 |
·开放经济条件下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治理难点 | 第44-47页 |
·基于三元悖论的理论分析 | 第44-45页 |
·常规调控措施的实施面临困局 | 第45-46页 |
·流动性结构失衡,对调控提出更高要求 | 第46-47页 |
·对当前调控措施的思考和评价 | 第47-54页 |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局限 | 第47-49页 |
·发行央行票据的局限 | 第49-51页 |
·“一刀切”的调控措施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 第51-52页 |
·在降低储蓄率方面仍需加强 | 第52-53页 |
·经济结构的失衡需要政策主动调整 | 第53-54页 |
·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基本思路 | 第54-58页 |
6 开放经济视角下流动性过剩治理措施的探讨 | 第58-65页 |
·短期措施 | 第58-59页 |
·货币手段 | 第58页 |
·舆论引导 | 第58-59页 |
·提升要素价格 | 第59页 |
·中期措施 | 第59-62页 |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 | 第59-60页 |
·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改革 | 第60-61页 |
·引导金融资源均衡配置 | 第61-62页 |
·长期措施 | 第62-65页 |
·改善内部经济失衡,增加内需 | 第62-63页 |
·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 第63页 |
·放宽资本管制,推动资本流出 | 第63-64页 |
·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64-65页 |
参考书目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