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2. 并购基金及其发展意义 | 第13-27页 |
·并购基金概述 | 第13-16页 |
·并购基金的含义及特点 | 第13-14页 |
·并购基金的分类 | 第14-15页 |
·并购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关系 | 第15-16页 |
·并购基金的发展概况 | 第16-23页 |
·俄罗斯、东欧等经济转型国家的并购基金 | 第16页 |
·美国并购基金 | 第16-18页 |
·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并购基金 | 第18-19页 |
·并购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我国大力发展并购基金的意义 | 第23-27页 |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 第23-24页 |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 第24-25页 |
·协助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发展 | 第25页 |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 第25-27页 |
3. 并购基金的运行机制 | 第27-40页 |
·并购基金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7页 |
·信托理论 | 第27-2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29页 |
·资产估值理论 | 第29-30页 |
·并购基金的组织结构 | 第30-34页 |
·并购基金的组织方式 | 第30-34页 |
·并购基金的政府监管 | 第34页 |
·并购基金的运行流程 | 第34-40页 |
·基金募集 | 第34-36页 |
·目标企业筛选与尽职调查 | 第36-37页 |
·价值评估 | 第37-38页 |
·管理整合增值 | 第38页 |
·退出机制 | 第38-40页 |
4.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3页 |
·专业管理人才缺失 | 第40页 |
·专业中介机构缺位 | 第40-41页 |
·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41-42页 |
·金融工具单一 | 第42-43页 |
5. 国外并购基金运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57页 |
·参与型并购基金――波兰重组基金 | 第43-48页 |
·波兰的并购基金计划 | 第43-45页 |
·波兰并购基金的管理与重组方式 | 第45页 |
·波兰并购基金管理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 第45-47页 |
·波兰并购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47-48页 |
·非参与型并购基金――美国并购基金 | 第48-55页 |
·美国并购基金的运作特征 | 第48-52页 |
·美国并购基金运作模式分析――以KKR 为例 | 第52-55页 |
·国外并购基金运作对我国的启示 | 第55-57页 |
6. 我国并购基金的发展战略 | 第57-65页 |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57-58页 |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的目标模式 | 第58-60页 |
·组织方式选择 | 第58-59页 |
·资金来源 | 第59页 |
·项目选择 | 第59页 |
·管理整合增值 | 第59-60页 |
·退出机制 | 第60页 |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的战略措施 | 第60-65页 |
·培养和选拔基金管理人才 | 第60-61页 |
·发展专业的中介机构 | 第61页 |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 第61-62页 |
·创新金融工具 | 第62-63页 |
·完善税收政策 | 第63页 |
·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 | 第63-65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