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检测及抗源材料HPL60469的抗性遗传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7页
   ·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条锈性的丧失第10-12页
     ·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概况第10-11页
     ·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丧失第11-12页
   ·小麦对条锈菌抗性研究第12-16页
     ·小麦对条锈菌抗性的分类第12-13页
     ·已知的抗条锈基因及其来源第13-16页
     ·小麦抗条锈菌基因的来源第16页
     ·细胞质在抗条锈遗传中的作用第16页
   ·小麦抗小麦抗条锈基因的研究方法第16-20页
     ·常规杂交法第17-18页
     ·非整倍体分析法第18页
     ·基因推导法第18-19页
     ·细胞分子遗传学第19页
     ·同工酶标记第19页
     ·分子标记法第19-20页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条锈基因研究中的利用第20-24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20-21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第21页
     ·序列特征扩增区域第21-22页
     ·序列标志位点标记第22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第22-23页
     ·简单重复序列第23页
     ·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第23-24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24-25页
   ·研究意义、目的与内容第25-27页
     ·立题依据和意义第25页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第25-27页
第二章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基因YR26 的分布第27-35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试验材料第27-28页
     ·抗性鉴定第28页
     ·SSR 分析第28-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基因组DNA 的质量第31页
     ·SSR 标记Xgwm11 和Xgwm18 特征谱带检测第31-32页
     ·田间抗病性反应第32-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第35-41页
   ·材料第35页
     ·供试材料第35页
     ·供试菌种第35页
   ·抗病性鉴定第35页
     ·病菌接种第35页
     ·病情的记载第3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抗源材料HPL60469 对CY32 的抗性遗传分析第41-45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供试材料第41-42页
     ·供试菌种第42页
   ·研究方法第42页
     ·田间种植第42页
     ·病菌接种第42页
     ·病情的记载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抗性遗传规律第42-43页
     ·HPL60469 抗条锈基因与 Yr26/24 的等位性检测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45-49页
   ·讨论第45-48页
     ·分子标记检测特定基因第45-46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抗条锈性及其利用第46页
     ·HPL60469 抗条中32 小种的基因第46-47页
     ·抗条锈病育种策略及抗病遗传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 Yr26 的分布第48页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第48页
     ·抗源材料HPL60469 对CY32 的抗性遗传分析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Xa23基因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及T-DNA侧翼序列分析
下一篇:小麦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蛋白质组分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