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小立碗藓CorA-type的镁离子转运体(PpMGTs)的分离、功能鉴定及互作初步探索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表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8页
   ·镁离子的生化特性及生理作用第9-12页
     ·镁离子的化学性质第9页
     ·镁离子转运研究中的常见测量方法第9-11页
     ·镁离子的生理作用第11-12页
   ·镁离子转运研究的现状第12-16页
     ·原核生物中镁离子的转运第12-14页
     ·真核生物中镁离子的转运第14页
     ·高等植物中镁离子的转运第14-16页
   ·小立碗藓是植物研究离子转运的新模式植物第16-24页
     ·小立碗藓简介第16-17页
     ·小立碗藓生活史第17页
     ·小立碗藓的培养方法第17-18页
     ·小立碗藓的研究历史第18-19页
     ·小立碗藓基因打靶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基因打靶载体的类型第20-21页
     ·小立碗藓基因敲除的方法第21-24页
     ·小立碗藓高效同源重组的原因第24页
   ·小立碗藓中离子转运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学位论文的立题依据和意义第25-2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8-48页
   ·实验材料第28-31页
     ·植物材料第28页
     ·细菌菌株第28页
     ·试剂第28页
     ·培养基第28-31页
     ·引物及测序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48页
     ·小立碗藓的培养第31-32页
     ·小立碗藓RNA的提取第32页
     ·小立碗藓基因组总DNA的提取第32-34页
     ·半定量PCR第34-35页
       ·实验材料的选取第34页
       ·半定量PCR第34-35页
     ·mm281互补实验第35-36页
       ·pTrc99A-PpMGT载体构建第35页
       ·细菌互补实验第35-36页
     ·镁离子荧光指示剂测量细胞内游离镁离子浓度第36-37页
       ·细菌处理第36页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荧光强度第36-37页
       ·镁离子浓度计算第37页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PpMGT第37-38页
       ·用于capping的pGEMHE-PpMGT载体构建第37-38页
       ·PpMGT体外转录成mRNA第38页
       ·mRNA注入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外源蛋白第38页
     ·酵母双杂交筛选第38-44页
       ·酵母双杂的pGBKT7-PPMGT(BD)载体构建第38页
       ·诱饵基因转化筛库宿主菌AH109第38-40页
       ·含Bait基因质粒的AH109保种第40页
       ·酵母菌落PCR第40页
       ·阳性克隆保种第40页
       ·Bait基因的自激活检测第40-41页
       ·诱饵基因筛库第41-42页
       ·抽提酵母质粒第42-43页
       ·酵母质粒的扩增第43-44页
         ·大肠杆菌电转感受态制备第43页
         ·电转第43-44页
     ·基因枪法构建小立碗藓敲除体第44-48页
       ·用于基因打靶的PTN182-PpMGT-gfp载体构建第44-45页
       ·用于基因打靶的PTN182-PpMGT-GUS载体构建第45-46页
       ·小立碗藓待敲除材料选择第46页
       ·金粉准备第46页
       ·DNA微子弹的制备第46-47页
       ·基因枪操作第47-48页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第48-63页
   ·小立碗藓镁离子转运体(PpMGT)基因的分离与克隆第48-50页
     ·PpMGT基因序列的获得第48-50页
     ·PpMGT基因克隆第50页
   ·PpMGT载体的构建第50-51页
   ·PpMGT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功能的初步研究第51-63页
     ·PpMGT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1-52页
     ·PpMGT功能互补分析第52-54页
     ·pH对PpMGT镁离子吸收功能的影响第54-55页
     ·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对PpMGT转运镁离子的影响第55-57页
     ·镁离子吸收的动态荧光变化第57-60页
     ·双电极电压钳未发现PpMGT介导的明显电信号第60页
     ·PpMGT互作调节因子的筛选有待深入第60-61页
     ·小立碗藓突变体筛选及亚细胞定位研究有待进行第61-63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应答突变体F27的筛选分离与相关基因克隆
下一篇:丝切蛋白磷酸酶SSH3是一个抗凋亡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