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6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维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 | 第17-19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组装 | 第19-21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稀土磷酸盐纳米晶的调控合成及其组装 | 第23-51页 |
| ·本章引论 | 第23-25页 |
| ·水合磷酸钇纳米晶的调控合成及其形成机制 | 第25-36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25页 |
| ·操作步骤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26-36页 |
| ·水合磷酸钇纳米晶的二维组装 | 第36-42页 |
| ·稀土磷酸盐纳米晶的系统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 第42-49页 |
| ·操作步骤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43-47页 |
| ·三价铕离子掺杂的稀土磷酸盐纳米晶的光学性质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3章 氧化铈纳米结构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1-78页 |
| ·本章引论 | 第51-53页 |
| ·氧化铈纳米晶的调控合成及其液相组装 | 第53-68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54-55页 |
| ·操作步骤 | 第55-56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56-68页 |
| ·Au/Ce02 催化剂的合成及其CO 催化氧化的性能 | 第68-70页 |
| ·实验步骤 | 第68页 |
| ·表征与结果 | 第68-70页 |
| ·氧化铈纳米晶的LB 组装及其与对贵金属的复合纳米结构 | 第70-77页 |
| ·LB 膜技术组装氧化铈纳米立方体 | 第71-74页 |
| ·贵金属与氧化铈纳米晶的组装及其复合结构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4章 二氧化钛纳米结构的合成、组装及催化和电池性能的研究 | 第78-108页 |
| ·本章引论 | 第78-80页 |
| ·二氧化钛纳米晶的液相调控合成 | 第80-93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80页 |
| ·操作步骤 | 第80-82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82-93页 |
| ·正相胶束法组装二氧化钛纳米胶体球 | 第93-101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93页 |
| ·操作步骤 | 第93-95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95-101页 |
| ·二氧化钛与金纳米晶的液相组装及其催化性能 | 第101-106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101-102页 |
| ·操作步骤 | 第102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102-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 第5章 过渡金属氧化物超细纳米结构的液相合成其组装 | 第108-136页 |
| ·本章引论 | 第108-109页 |
| ·超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棒和纳米片的液相合成及组装 | 第109-122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111页 |
| ·操作步骤 | 第111-113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113-122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超细一维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组装 | 第122-128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123页 |
| ·操作步骤 | 第123页 |
| ·结果与表征 | 第123-128页 |
| ·超细金纳米线的液相合成 | 第128-134页 |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128页 |
| ·实验步骤 | 第128-1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 结论 | 第136-1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7-152页 |
| 致谢 | 第152-153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