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方向提升小波变换及应用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4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编码基础技术介绍 | 第14-26页 |
| ·预测编码 | 第15-16页 |
| ·变换编码 | 第16-19页 |
| ·量化技术 | 第19-22页 |
| ·熵编码技术 | 第22-25页 |
| ·图像编码框架 | 第25-26页 |
| ·JPEG介绍 | 第26-27页 |
| ·量化矩阵 | 第26-27页 |
| ·JPEG特点 | 第27页 |
| ·JPEG2000介绍 | 第27-29页 |
| ·小波变换 | 第27-28页 |
| ·JPEG2000特点 | 第28-29页 |
| ·图像编码技术的最近发展 | 第29-32页 |
| ·H.264/AVC帧内编码 | 第29-30页 |
| ·混合图像编码 | 第30-31页 |
| ·基于视觉的图像编码 | 第31-32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 第2章 方向提升小波变换 | 第34-66页 |
| ·方向变换介绍 | 第34-36页 |
| ·基于自适应提升小波变换的二维小波变换 | 第36-45页 |
| ·ADL结构 | 第36-41页 |
| ·亚像素插值 | 第41-43页 |
| ·插值算法 | 第43-45页 |
| ·码率-失真最优化的图像分割 | 第45-47页 |
| ·熵编码技术 | 第47-58页 |
| ·EBCOT | 第47-53页 |
| ·SPIHT | 第53-58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8-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3章 方向变换分析 | 第66-84页 |
| ·方向变换发展 | 第66-67页 |
| ·方向变换介绍 | 第67-71页 |
| ·方向滤波器组 | 第67-70页 |
| ·Coutourlet变换 | 第70-71页 |
| ·方向提升小波变换 | 第71页 |
| ·数学分析 | 第71-80页 |
| ·变换编码增益 | 第71-73页 |
| ·图像模型 | 第73-74页 |
| ·小波编码增益 | 第74-75页 |
| ·方向滤波器组编码增益 | 第75-77页 |
| ·Contourlet编码增益 | 第77-79页 |
| ·提升小波变换编码增益 | 第79-80页 |
| ·实验结果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4章 三维医学图像编码 | 第84-98页 |
| ·医学图像编码介绍 | 第84-85页 |
| ·三维方向小波变换 | 第85-88页 |
| ·提升小波变换 | 第85页 |
| ·三维提升小波变换 | 第85-87页 |
| ·预测方向选择 | 第87-88页 |
| ·变换顺序选择 | 第88页 |
| ·三维-ESCOT | 第88-92页 |
| ·三维空间的上下文模型 | 第88-91页 |
| ·分位面编码 | 第91页 |
| ·码流组织 | 第91-92页 |
| ·实验结果 | 第92-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8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