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3页 |
1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概述 | 第11-29页 |
·植物病毒发展的历史 | 第11页 |
·大豆的主要病害 | 第11-13页 |
·SMV的发现与危害 | 第13-14页 |
·SMV的特性 | 第14-15页 |
·SMV的检测 | 第15页 |
·SMV侵染大豆后的症状表现 | 第15-17页 |
·SMV株系划分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SM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0-25页 |
·SMV的保存研究 | 第25-28页 |
·SMV的防治 | 第28-29页 |
2 大豆对SMV抗性研究进展 | 第29-40页 |
·大豆对SMV抗源筛选 | 第29-31页 |
·大豆对SMV抗性遗传研究 | 第31-33页 |
·大豆对SMV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 | 第33-40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3页 |
第二章 全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验证和调整 | 第43-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SMV株系的验证 | 第47-48页 |
·SMV株系的调整 | 第48-52页 |
3 讨论 | 第52-55页 |
·鉴别寄主的提纯 | 第53页 |
·接种环境 | 第53页 |
·SMV株系验证的必要性以及调整的可靠性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大豆花叶病毒不同保存方式的效果 | 第55-5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5-56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序列特征 | 第59-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5页 |
·试验材料 | 第59-60页 |
·试验方法 | 第60-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5页 |
·SMV的P3序列差异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 第66-70页 |
·SMV种内P3序列的同源性 | 第70-71页 |
·大豆SMV分离物与Pinellia ternata上分离物间的同源性 | 第71-74页 |
·大豆SMV分离物与其他Potyvirus病毒的种间同源性 | 第74-75页 |
3 讨论 | 第75-77页 |
·P3序列在全基因组中的保守性 | 第75页 |
·P3基因序列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 第75-76页 |
·SMV与WMV和BCMV的亲缘关系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大豆对SMV强毒株系抗性基因的标记定位 | 第77-8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7-83页 |
·试验材料 | 第77-78页 |
·试验方法 | 第78-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87页 |
·抗源筛选 | 第83-84页 |
·抗性品种RN-9对株系C16的遗传分析 | 第84-86页 |
·大豆抗病基因R_(C16)的定位 | 第86-87页 |
3 讨论 | 第87-89页 |
·株系C16流行原因及严重性 | 第87页 |
·大豆对SMV株系的遗传规律 | 第87-88页 |
·C2连锁群及其与公共图谱的比较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点 | 第89-93页 |
1 全文讨论 | 第89-90页 |
2 全文结论 | 第90-92页 |
3 创新点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6页 |
附录 | 第10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