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坨子地区扶余油层小层对比与油藏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3页 |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第13-15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2页 |
·构造特征 | 第15-17页 |
·沉积特征 | 第17-19页 |
·油气地质特征 | 第19-22页 |
3 扶余油层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22-33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 第22-25页 |
·以前小层划分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本次研究采用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 第25-26页 |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26-31页 |
·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31-33页 |
4 扶余油层小层沉积微相分析 | 第33-53页 |
·沉积微相类型 | 第33-39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39-42页 |
·沉积微相的纵向演化 | 第42-43页 |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 | 第43-45页 |
·河流相和浊积扇沉积模式 | 第45-53页 |
5 扶余油层油藏特征分析 | 第53-60页 |
·油藏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 第53-54页 |
·油层分布特征 | 第54页 |
·油藏类型及控制因素分析 | 第54-60页 |
6 扶余油层成藏模式及有利目标预测 | 第60-64页 |
·扶余油层成藏模式 | 第60页 |
·有利目标预测 | 第60-64页 |
7 结论及认识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