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11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6-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8-10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8-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2 产业结构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产业结构理论简述 | 第11-14页 |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第13-14页 |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简述 | 第14-17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 第15-16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述评 | 第17-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评价 | 第19-21页 |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及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 第21-38页 |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产业结构总体现状 | 第22-25页 |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利用外资环境分析 | 第28-31页 |
·利用外资规模分析 | 第31-33页 |
·外资的产业分布分析 | 第33-38页 |
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的利用外资质量评价体系 | 第38-53页 |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理论界定 | 第38-44页 |
·"利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 第38-40页 |
·"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 第40-41页 |
·"质"——发挥外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 第41-44页 |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利用外资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4-53页 |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5-46页 |
·建立评价体系的思路 | 第46页 |
·评价体系的内容 | 第46-49页 |
·指标的解释与说明 | 第49-53页 |
5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利用外资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53-66页 |
·综合评价方法说明 | 第53-56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3页 |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53-54页 |
·主成分分析法步骤 | 第54-56页 |
·分析评价 | 第56-62页 |
·指标描述性统计 | 第56-58页 |
·主成分提取分析 | 第58-59页 |
·主成分载荷说明 | 第59-61页 |
·数据综合处理 | 第61-62页 |
·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Ⅰ类地区评价 | 第63-64页 |
·Ⅱ类地区评价 | 第64页 |
·Ⅲ类地区评价 | 第64-65页 |
·Ⅳ类地区评价 | 第65-66页 |
6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下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政策建议 | 第66-74页 |
·改善西部投资环境,提升区域竞争能力 | 第66-68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66-67页 |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第67页 |
·重视科学文化教育 | 第67-68页 |
·坚持市场经济规则 | 第68页 |
·选择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外资规模水平 | 第68-70页 |
·BOT方式 | 第69页 |
·TOT方式 | 第69-70页 |
·ABS方式 | 第70页 |
·充分发挥外资效应,加快优化产业结构 | 第70-74页 |
·强化技术溢出,提升技术水平 | 第71页 |
·制定政策指引,鼓励外企集聚 | 第71-72页 |
·引导外资投向,调整产业结构 | 第72页 |
·培育人力资本,增强吸收能力 | 第72-74页 |
7 结论 | 第74-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4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附表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