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 | 第10-12页 |
1. 关于发展观的认识 | 第10-11页 |
2、关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 | 第11-12页 |
(二)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 第12-15页 |
1、关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概念的研究 | 第12-13页 |
2、关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3页 |
3、关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 第13-15页 |
二、引言 | 第15-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2、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三、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 第17-23页 |
(一)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 | 第17-19页 |
1. 信息及信息化的定义 | 第17-18页 |
2、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 | 第18-19页 |
(二)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与理论模型 | 第19-20页 |
1、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 | 第19页 |
2、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理论模型 | 第19-20页 |
(三) 信息化对军队政治工作的作用 | 第20-23页 |
1、为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教育丰富了素材 | 第20页 |
2、为军队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奠定了基础 | 第20-21页 |
3、为军队政治工作覆盖全军准备了条件 | 第21页 |
4、为军队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提供了支持 | 第21-22页 |
5、为军队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保证 | 第22-23页 |
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一)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23-24页 |
1、政工网建设在全军蓬勃开展 | 第23页 |
2、信息技术渗透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 | 第23-24页 |
3、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初见成效 | 第24页 |
(二)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1、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思想认识存在分歧 | 第24-25页 |
2、基础设施技术偏低,信息资源难以整合 | 第25页 |
3、信息平台各自为阵,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 第25-26页 |
4、信息领域斗争严峻,信息安全成为隐患 | 第26页 |
5、政工干部技能单一,信息发展遭遇瓶颈 | 第26-27页 |
(三)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 第27-31页 |
1、对信息化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及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 | 第27页 |
2、对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 | 第27-28页 |
3、对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 | 第28页 |
4、对网络安全的建设及应用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 第28-29页 |
5、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军政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 第29-31页 |
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 第31-39页 |
(一)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确保官兵的整体利益 | 第31-32页 |
1、实现官兵的主体地位 | 第31页 |
2、体现官兵的主体性 | 第31页 |
3、确保官兵政治利益的实现 | 第31-32页 |
4、满足官兵职业利益的需求 | 第32页 |
(二) 促进全面发展,正确把握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 第32-33页 |
1、预先搞好研究论证 | 第32页 |
2、合理确定建设目标 | 第32页 |
3、科学制定总体规划 | 第32-33页 |
(三) 保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关系 | 第33-34页 |
1、协调处理好社会信息化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 第33页 |
2、协调处理好军队信息化建设与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 第33页 |
3、协调处理好传统的政治工作模式与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 第33-34页 |
4、协调处理好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 第34页 |
5、协调处理好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关系 | 第34页 |
(四) 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 第34-36页 |
1、要在政治工作信息资源开发上有所突破 | 第35页 |
2、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上有所突破 | 第35-36页 |
3、要在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上有所突破 | 第36页 |
(五) 实行统筹兼顾,确保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集中发展 | 第36-39页 |
1、统筹组织领导 | 第36页 |
2、统筹规划设计 | 第36-37页 |
3、统筹标准规范 | 第37页 |
4、统筹保障条件 | 第37页 |
5、统筹人才培养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