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深化偏远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文献综述第8-11页
前言第11-12页
一、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涵义和重大意义第12-17页
 (一) 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涵义第12-13页
  1、高校后勤的涵义第12页
  2、高校后勤改革的涵义第12-13页
  3、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涵义第13页
 (二) 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特点第13-14页
  1、改革起步晚,力度小第13页
  2、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后勤经营自主权弱第13-14页
  3、经费投入靠政府学校,后勤无力自负盈亏第14页
  4、后勤服务具有垄断性,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第14页
 (三) 深化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重大意义第14-17页
  1、有利于改变偏远地主高校后勤改革滞后现状第14-15页
  2、有利于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新要求第15页
  3、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第15页
  4、有利于开拓后勤服务的新局面第15-17页
二、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一) 后勤社会化程度低,进程慢第17页
  1、社会化程度低第17页
  2、改革进程慢,投入仍然靠国家第17页
 (二) 后勤的市场化程度低,效益差第17-18页
  1、市场化项目限于生活后勤,竞争力差第17-18页
  2、服务外包采用租赁经营方式,收入不够维护第18页
 (三) 离师生的要求差距大第18-20页
  1、服务项目少第18页
  2、服务技能差第18-19页
  3、安全保障弱第19-20页
三、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20-28页
 (一) 偏远地方高校缺乏后勤改革的意识和保障体制第20-23页
  1、领导对后勤改革的意识不坚定第20-21页
  2、师生对后勤改革认同度低第21页
  3、后勤职工服务意识不到位第21-22页
  4、管理体制不合理,运行机制不规范第22-23页
 (二) 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外部条件差第23-24页
  1、偏远地方高校分布在中小城市,交通不便第23页
  2、偏远地方高校经济落后,服务业不发达第23-24页
  3、地方政府支持不够,投入不足第24页
 (三) 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内部条件差第24-28页
  1、学校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投入少第24-25页
  2、校内师生来自农村多,购买能力小第25-26页
  3、学校大多为专科院校,规模小第26页
  4、学校的行政级别低,自主权力小第26页
  5、后勤职工的素质低,技能差第26-28页
四、深化偏远地方高校后勤改革的对策第28-41页
 (一) 加强偏远地方高校后勤的改革意识第28-30页
  1、提高领导理论水平,坚定改革意志第28-29页
  2、培育服务意识,增强职工改革信心第29-30页
  3、加强改革宣传力度,提高各方认同第30页
 (二) 积极抓好管理优化第30-33页
  1、调整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方式第30-32页
  2、放手经营管理,抓好监督管理第32-33页
  3、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过程控制第33页
 (三)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搞好制度完善与管理创新第33-35页
  1、调整用工制度,优化队伍结构第34页
  2、优化分配制度,发挥各方优势第34-35页
  3、引进外部服务,完善竞争机制第35页
 (四) 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35-37页
  1、资金筹措多渠道,服务项目多样化第35-36页
  2、优化物资库存量,提高设备利用率第36-37页
  3、加强设施硬件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第37页
 (五) 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第37-41页
  1、明确监督目标,完善监督制度第37-38页
  2、选择控制关键,加强日常监督第38-39页
  3、鼓励群众监督,防范监督遗漏第39页
  4、突出安全监督,保证校园稳定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共青团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