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功能定位 | 第13-23页 |
(一) 公开要约收购中利益冲突分析 | 第13-18页 |
(二) 目标公司董事义务——公开要约收购中利益冲突的"衡平器" | 第18-23页 |
二、公开要约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构建的模式选择 | 第23-34页 |
(一) 目标公司董事义务模式的比较:美国VS英国 | 第23-31页 |
(二) 我国目标公司董事义务模式选择 | 第31-34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规范解剖 | 第34-39页 |
(一) 制度建设概况 | 第34-35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具体要求 | 第35-36页 |
(三) 既有规则的缺陷: | 第36-39页 |
四、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制度的完善 | 第39-44页 |
(一) 目标公司董事在反收购决定权上的义务 | 第39页 |
(二) 进一步完善《公司法》董事义务的规定 | 第39-40页 |
(三) 细化公开要约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信义义务内容 | 第40-42页 |
(四) 进一步完善为目标公司股东决策驰援的义务 | 第42-43页 |
(五) 进一步完善目标公司董事信息披露义务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