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2-14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 | 第12-13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启示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4-17页 |
一、新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 | 第14-16页 |
二、新公共服务的重要启示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 第18-20页 |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特征 | 第20-22页 |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回应性 | 第20-21页 |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非排他性 | 第21页 |
三、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透明化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 第22-24页 |
一、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 第22-23页 |
二、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 第23页 |
三、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国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比较 | 第25-29页 |
第一节 英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 第25-26页 |
一、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 第25页 |
二、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 第25-26页 |
三、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 | 第26页 |
第二节 法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一、庞大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 第26页 |
二、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三、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 第27页 |
第三节 国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分析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不均衡 | 第29-30页 |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较低 | 第30-31页 |
三、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 第31-32页 |
四、对企业竞争力的培养不足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一、贸易摩擦频繁 | 第34页 |
二、贸易竞争力下滑 | 第34-35页 |
三、贸易结构不合理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意义 | 第36-39页 |
一、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36-37页 |
二、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提高 | 第37-38页 |
三、有利于我国贸易摩擦的缓解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建立与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0-52页 |
第一节 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 | 第40-43页 |
一、增加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 第40-42页 |
二、实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市场化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明确管理部门职责、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制化 | 第43-45页 |
一、明确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的权限责任 | 第43-44页 |
二、加快实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制化 | 第44页 |
三、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 第45-51页 |
一、建立公共商务信息服务平台 | 第45-46页 |
二、健全对外贸易促进服务平台 | 第46页 |
三、完善出口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 第46-49页 |
四、强化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 第49页 |
五、建立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 | 第49-51页 |
六、健全发展商会服务平台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