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7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中俄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0-20页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1-14页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第14-16页 |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14-15页 |
二、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理论 | 第15-16页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第16页 |
第四节 贸易自由化理论 | 第16-20页 |
第二章 中俄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 第20-36页 |
一、1950—1960 年中苏贸易发展 | 第20-21页 |
二、1961—1979 年中苏贸易发展 | 第21-22页 |
三、1980—1990 年中苏贸易发展 | 第22-24页 |
四、1991—1995 年中俄贸易发展 | 第24-27页 |
五、1996—2000 年中俄贸易发展 | 第27-30页 |
六、2001—2008 年中俄贸易发展 | 第30-32页 |
七、中俄贸易的特点 | 第32-36页 |
第三章 中俄两国贸易关系与战略关系的互动效应分析 | 第36-51页 |
第一节 发展经贸合作是中俄两国的共同需 | 第36-40页 |
第二节 发展经贸关系是中俄两国的结构互补和优势互补 | 第40-44页 |
第三节 经贸关系是中俄两国战略关系的基石和纽带 | 第44-48页 |
第四节 战略关系是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必要环境和保障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第51-66页 |
第一节 商品贸易结构失衡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服务贸易结构失衡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区域贸易结构失衡 | 第55-57页 |
第四节 中俄两国的贸易结构失衡的实证分析 | 第57-60页 |
第五节 中俄两国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60-66页 |
第五章 实现中俄贸易结构均衡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66-79页 |
第一节 实现投资便利化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在中俄边境地区建立保税区和经济技术合作区 | 第67-68页 |
第三节 从有限自由贸易区向全境自由贸易推进 | 第68-69页 |
第四节 强化战略互信,实现优势互补 | 第69-70页 |
第五节 深化能源、农业、科技、劳务、旅游合作,带动商品贸易 | 第70-71页 |
第六节 解决通关效率和贸易通道问题 | 第71-73页 |
第七节 落实上述措施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式 | 第73-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