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导弹稳定控制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8页 |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导弹稳定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综述 | 第9-11页 |
| ·基于经典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 第9-10页 |
|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 第10-11页 |
| ·基于智能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 第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导弹控制系统的建模 | 第13-23页 |
| ·常用坐标系及各角运动参数的定义 | 第13-15页 |
| ·常用坐标系 | 第13-14页 |
|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 第14-15页 |
|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 | 第15-16页 |
|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 | 第15页 |
|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矩 | 第15-16页 |
| ·导弹纵向平面的运动方程和传递函数的推导 | 第16-21页 |
| ·建立弹体动力学方程式的简化条件 | 第16-17页 |
| ·导弹纵向运动方程推导 | 第17-21页 |
| ·导弹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 ·弹体特征点的选取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经典控制器的设计 | 第23-43页 |
| ·舵回路的设计 | 第23-25页 |
| ·阻尼回路的设计 | 第25-35页 |
| ·PID控制器各参数的确定 | 第27-30页 |
| ·校正装置的确定 | 第30-35页 |
| ·稳定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35-41页 |
| ·经典控制器设计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自适应控制概述 | 第43-49页 |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第43-44页 |
|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概念 | 第43页 |
|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类 | 第43-44页 |
| ·正实性理论 | 第44-46页 |
| ·正实函数 | 第44-45页 |
| ·正实函数矩阵 | 第45-46页 |
| ·系统的正实引理 | 第46页 |
| ·超稳定理论 | 第46-48页 |
| ·用超稳定理论设计MRACS的一般步骤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导弹稳定回路自适应设计 | 第49-61页 |
| ·导弹稳定回路自适应控制的设计 | 第49-55页 |
| ·被控对象简化模型的确定 | 第49-50页 |
| ·参考模型的选取 | 第50-51页 |
| ·自适应规律设计 | 第51-55页 |
| ·控制器参数的优化 | 第55-57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数字式导弹稳定回路自适应设计 | 第61-75页 |
| ·数字控制系统分析 | 第61-63页 |
| ·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方法 | 第61-62页 |
| ·零阶保持器的处理 | 第62页 |
| ·采样周期的选择 | 第62-63页 |
| ·仿真步长的确定 | 第63页 |
| ·数字式导弹稳定回路自适应设计方法 | 第63-69页 |
| ·稳定回路MRACS的结构 | 第63-64页 |
| ·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规律设计 | 第64-69页 |
| ·控制器参数的选取 | 第69-70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0-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