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基本路线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基本路线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概述 | 第13-22页 |
·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创新理论 | 第13-14页 |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14-16页 |
·区域创新能力理论 | 第16-22页 |
·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 | 第16-17页 |
·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17-19页 |
·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 第19-22页 |
第3章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建立 | 第22-32页 |
·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回顾 | 第22-24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4-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的结构安排 | 第25-27页 |
·单指标的选取 | 第27-32页 |
第4章 江西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第32-49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2-33页 |
·灰色综合评价原理及算法 | 第33-36页 |
·评价原理 | 第33-34页 |
·基本算法 | 第34-36页 |
·综合评价赋权方法的选取及其核算 | 第36-40页 |
·赋权方法的选取 | 第36-39页 |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赋权核算 | 第39-40页 |
·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第40-49页 |
·评价流程介绍 | 第40-41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一级综合评价 | 第42-45页 |
·二级综合评价 | 第45-47页 |
·三级综合评价 | 第47-49页 |
第5章 提升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策略研究 | 第49-57页 |
·优化创新主体的结构及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 第49-54页 |
·加速推进传统支柱产业创新 | 第49-50页 |
·发展远景型高新技术企业 | 第50-51页 |
·引导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结构升级 | 第51-53页 |
·逐步完善R&D活动与创新主体的匹配程度 | 第53-54页 |
·基于区域创新支撑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积极开展"官产学研"合作活动 | 第54-55页 |
·提高主体融资能力的金融体系建设 | 第55页 |
·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创新服务平台 | 第55-56页 |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优质投资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