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宝山银矿看东北地方官维护矿权的斗争(1901-1915)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清末中国东北的矿产状况 | 第10-14页 |
(一) 东北矿产资源的初步开发 | 第10-11页 |
(二) 列强对东北矿产的窥探调查 | 第11-12页 |
(三) 列强对东北矿权的初步掠夺 | 第12-14页 |
二、中美争夺天宝山银矿开采权 | 第14-20页 |
(一) 天宝山银矿的早期经营及与美合办的准备 | 第14-17页 |
1. 天宝山银矿的重要地位 | 第14-16页 |
2. 美国资本企图打进东北矿业的尝试 | 第16-17页 |
(二) 东北当局与美商的谈判过程 | 第17页 |
(三) 对中方维权方式的分析 | 第17-20页 |
三、中日争夺天宝山银矿案所有权 | 第20-35页 |
(一) 日本介入天宝山银矿 | 第20-21页 |
(二) 天宝山银矿案并入“间岛”主权案中的交涉 | 第21-26页 |
1. 争夺天宝山银矿开采权 | 第21-25页 |
2. 并入东三省五案后的交涉 | 第25-26页 |
(三) 清朝东北地方官力主“官商合办” | 第26-31页 |
1. 清政府“联美制日”政策的具体运用 | 第26-28页 |
2. 地方官收回矿权的努力 | 第28-31页 |
(四) 民国时期“中日合办”的实现 | 第31-32页 |
(五) 对中方几种维权方式的分析 | 第32-35页 |
四、维护天宝山银矿矿权斗争的评价 | 第35-45页 |
(一) 东北地方官的作用 | 第35-36页 |
(二) 与铜官山铜矿、本溪湖煤矿维权的比较 | 第36-38页 |
(三) 对其他路矿的影响 | 第38-39页 |
(四) 阻碍矿权回收的几点因素 | 第39-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