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花生四烯酸概述 | 第9-13页 |
·花生四烯酸分子结构、在人体内分布 | 第9-10页 |
·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功能 | 第10-13页 |
·ARA是构成人体的一个重要不饱和脂肪酸 | 第10页 |
·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 | 第10-11页 |
·ARA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 第11页 |
·AA的合成及代谢 | 第11-12页 |
·花生四烯酸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第12-13页 |
·微胶囊概述 | 第13-18页 |
·微胶囊技术的定义 | 第13-14页 |
·微胶囊化的作用 | 第14-15页 |
·微胶囊技术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范围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10%花生四烯酸(ARA)微胶囊制备壁材选择 | 第19-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0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0-21页 |
·10%ARA微胶囊的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微胶囊产品表面油 | 第21页 |
·微胶囊产品的含水率 | 第21页 |
·微胶囊产品过氧化值 | 第21页 |
·微胶囊产品感官性状与滋味、气味 | 第21页 |
·微胶囊产品花生四烯酸含量 | 第21-22页 |
·测定方法 | 第22页 |
·表面油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含水率 | 第22页 |
·花生四烯酸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不同DE值的麦芽糊精对微囊包埋的影响 | 第22-23页 |
·复合壁材配比的确定 | 第23页 |
·10%花生四烯酸微胶囊抗氧化剂的确定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10%花生四烯酸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26-34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主要设备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表面油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微胶囊产品的含水率 | 第27页 |
·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花生四烯酸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均质压力对微囊包埋的影响 | 第28-29页 |
·均质次数对微囊包埋的影响 | 第29页 |
·乳液PH对微囊包埋的影响 | 第29页 |
·固形物含量对微囊包埋的影响 | 第29页 |
·进风温度对微胶囊包埋的影响 | 第29-31页 |
·喷雾干燥条件的正交实验优化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10%花生四烯酸微胶囊理化性质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 第34-4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主要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微胶囊产品花生四烯酸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微胶囊产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微胶囊产品表面油的测定 | 第35页 |
·微胶囊产品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35页 |
·微胶囊产品外形结构观察 | 第35页 |
·微胶囊产品的稳定性加速实验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微胶囊产品的理化性质 | 第36页 |
·微胶囊产品的超微结构观察 | 第36-38页 |
·微胶囊产品稳定性实验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花生四烯酸在液态乳制品中的应用 | 第40-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含ARA微囊产品在高档活性乳酸菌饮料中应用 | 第40-4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A 花生四烯酸(AA)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48-52页 |
附录B 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