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从收视率与欣赏指数的背离论受众作用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9页
   ·引言第7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目的第8-9页
第二章 收视率与欣赏指数背离现象概述第9-14页
   ·收视率指标第9-10页
     ·我国收视率指标的引入第9页
     ·收视率指标的利弊第9-10页
   ·欣赏指数指标第10-11页
     ·国内欣赏指数发展概况第10页
     ·欣赏指数调查传统方法的效果及弊病第10-11页
   ·收视率与欣赏指数的背离第11-14页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第11-12页
     ·背离现象概述第12-14页
第三章 收视率与欣赏指数背离原因分析第14-29页
   ·“叫座不叫好”原因剖析第14-24页
     ·节目编排形式不合理第14-16页
     ·节目内容质量不能打动观众第16-20页
     ·电视媒介传播者对受众心理把握不够第20-24页
   ·“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第24-29页
     ·定位大众的“叫好不叫座”节目第24-27页
     ·部分小众节目是细分时代的必然产物第27-29页
第四章 背离原因引发的电视功能探讨第29-38页
   ·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第29-31页
     ·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体现第29-30页
     ·我国电视娱乐功能发展原因浅析第30页
     ·电视会让我们娱乐至死吗第30-31页
   ·电视媒介的文化功能第31-34页
     ·电视是传承文化的主导媒介第31-32页
     ·电视媒介应向低俗文化说“不”第32-33页
     ·发展文化功能是电视媒介的责任第33-34页
   ·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与文化功能博弈第34-38页
     ·片面强调娱乐易引发文化价值缺失第34-35页
     ·一味追求文化高度易造成曲高和寡第35页
     ·娱乐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共生并进第35-38页
第五章 收视率与欣赏指数背离现象中的受众第38-44页
   ·收视率不代表受众第38-40页
     ·受众观点的演变第38-39页
     ·收视率反映受众行为第39页
     ·受众行为不代表受众态度第39-40页
   ·受众影响媒介第40-42页
     ·媒介环境的变化第40-41页
     ·受众可以选择媒介第41-42页
     ·电视受众渴望表达第42页
   ·媒介需要了解受众第42-44页
     ·良好互动形成良性循环第42-43页
     ·欣赏指数评价机制是途径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6页
参与创作的实践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特剧作中的质疑空间
下一篇:对播音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探索—央视新闻栏目《24小时》开播所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