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 第16-38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16-21页 |
一、土地私人所有时期(1949-1952) | 第16-17页 |
二、土地合作化时期(1953-1957) | 第17页 |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 | 第17-18页 |
四、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 | 第18-19页 |
五、现今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在发展中的模式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分类 | 第21-23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类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 第23-31页 |
一、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争论 | 第23-28页 |
二、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何种物权的争论 | 第28-30页 |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规定 | 第31-38页 |
一、《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31页 |
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三、《农业法》的相关规定 | 第32页 |
四、《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 第32-33页 |
五、《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六、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34-38页 |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38-77页 |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 第38-42页 |
一、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 第38-41页 |
二、“四荒”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 | 第42-48页 |
一、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效力的法律规定 | 第42-44页 |
二、对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同理解 | 第44-45页 |
三、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不足 | 第45-46页 |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应采取登记要件主义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48-54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方)的权利 | 第48-51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方)的义务 | 第51-52页 |
三、发包方的权利 | 第52-53页 |
四、发包方的义务 | 第53-54页 |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 第54-63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 | 第54-55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 第55页 |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 | 第55-56页 |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 第56-59页 |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完善建议 | 第59-63页 |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 第63-77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的原因 | 第63-66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 第66页 |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征收 | 第66-77页 |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处理制度 | 第77-96页 |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 第77-80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主要类型 | 第77-78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产生的原因 | 第78-80页 |
第二节 发包方侵害行为及民事责任的承担 | 第80-83页 |
一、发包方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 第80-82页 |
二、发包方侵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 第82-83页 |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 | 第83-87页 |
一、相关学说 | 第84-85页 |
二、笔者观点 | 第85-87页 |
第四节 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 第87-92页 |
一、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87-88页 |
二、侵害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表现 | 第88-89页 |
三、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第89-92页 |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解决 | 第92-96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 第92-93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建议 | 第93-96页 |
结语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04-1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5页 |